從停車場到大馬路要20分鐘!大型開發區恐成下一個塞車熱點

文/朱福山
北士科交通議題再被點名。日前(11月12日)市議會質詢中,有議員指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未來就業人口預估達6萬人,若交通未提前規劃,恐重演內科塞車翻版。然而,《住展》觀察,問題並非科技園區獨有。近年多處大型開發區域推案密集,一旦交屋潮湧現、人口陸續進駐,各地都可能上演「車比人先塞」的現象。

先來看新北三重第二行政中心,預計2026年完工,不僅將提供3萬2,000坪辦公空間、吸納約3,000名市政員工,鄰近的東森電視總部也將全體進駐,該區更有近4,000戶住宅規劃,推估未來每日將有近萬人進出。
另一頭,二重重劃區先嗇宮附近,記者假日實地走訪五谷王北街,兩側大樓林立,加上區內陸續推案,周邊原有道路尺度有限,未來人流、車流恐將倍增,加上工業區周邊道路本就窄小,尖峰時段壅塞機率將大幅上升。
淡海新市鎮因位處捷運尾端,據悉倒數第三站起就經常擠不上車,已是多年痛點。主因在於淡海區內大量社區集中發展,人口快速增加,加上原先淡水對外道路早已壅塞,使得多數移居民眾高度依賴捷運通勤。然而大眾運輸的運載量能並未同步擴充,導致尖峰時段「車上不去、路上又塞」的雙重壓力格外明顯。
交通壓力不只在雙北。基隆市議員施偉政日前質詢指出,復興路與德安路口即使新增左轉車道,早上仍塞到動彈不得。要進入大型社區『新橫濱』的入口共兩處、四個車道。
但是,社區僅有一處出口,且僅對接復興路234巷,他質詢時形容這裡上午的車流量「非常巨大」,很多社區住戶反映,光從他家的停車場開出去到復興路,就開了20分鐘,據悉,該區目前規模規畫近2,000戶,居民進出壓力持續放大。
視線往南,桃園近期因地段與價格而備受矚目、坐落於原新光三越大有店原址的推案,全案規劃多達735戶。然而推案雖熱,區域仍面臨交通瓶頸。該基地僅臨20米大有路,其餘道路面寬偏窄,《住展》評估,一旦居民大量入住,尖峰時段交通恐顯著惡化。
接著來到新竹關埔地區,為新竹重要重劃區之一,住展市調人員指出,目前已呈現明顯壅塞現象,而未來還有二期開發,屆時車流只會更集中、更嚴重。《住展》分析,在開發二期時,若未同步將交通配套考量,只會更惡化。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民眾因應高房價而往市中心外圍購屋,不過這些新興區域在居住人口逐步飽和下,與市中心連結的交通系統很大機會淪為打結窘境,這也是如淡水要開設淡江大橋、淡北道路,或是新北市板橋區的捷運江子翠站在通勤時間加開列車,皆為了舒緩人流與車流。
提醒購屋族群,所謂軌道、快速道路這類房產概念,若在外圍地帶都伴隨塞車、人潮壅塞隱憂,還得因此面對早出晚歸與壓縮社交、家庭生活時間,乃在思考這類物件得共同考慮,切勿忽略交通機能迷思。
延伸閱讀》
1坪換1坪,可行嗎?
從1坪換1坪,看都更的制度困境
不等了,基地缺一角成常態 專家:1坪換1坪時代已過去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從停車場到大馬路要20分鐘!大型開發區恐成下一個塞車熱點 】
最新房產新聞
-
-
法拍屋量跌至16年新低 房市降溫仍未見違約潮
(1 天前) -
還在燒腦該買…青埔or中壢舊市區?
(1 天前) -
交屋才知鄰居是焚化爐 房仲不說,法律怎麼保障你的權益?
(1 天前) -
內政部推三大行動加速淨零轉型 打造永續國土新基礎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