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續命挑戰 1/延壽還是重建?專家解析適用界線:安全、經濟與淨零的三角抉擇
文/朱福山
面對全台愈來愈多的老舊住宅,「到底要重建,還是延壽?」成了許多公寓住戶最常問的問題。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認為,老屋延壽之所以成為政策選項,不是因為延壽特別新穎,而是台灣現行透過都更、危老制度推動老舊建築改建速度不如預期,迫使政府必須提出一條「介於維護與重建之間」的新路徑。

汪俊男指出,延壽並非替代都更,也非取代危老,而是針對那一大群「尚未具立即危險性,也沒有重建效益誘因」的老舊建物。特別是5、6樓以上的老公寓及大樓,由於原有建築容積已高,都更法規容積獎勵可能相對受限不高,以致改建後住戶可分回的坪數有限、甚至減少,連帶影響住戶重建意願。他說:「這些社區不是不能住,而是缺乏相對誘因,因此透過老屋延壽方式提升建築物安全及生活品質應該比較務實。」
然而,延壽並非適用所有老屋。他強調,若建物已屬危樓或結構明顯受損,仍應直接改建,延壽不應誤為建築物安全上避重就輕的破口。他認為,政策應更明確地畫出界線:容積使用較低的老舊危樓仍宜改建;已高容積使用、且結構仍堪安全使用之建築物,才是延壽的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延壽不只是安全議題,也與國家淨零政策有關。建築物拆除與新建會產生大量碳排,若能延長使用壽命、強化結構、更新設備,不僅可提升安全,還能降低相當大量的碳排量。他認為,若延壽工程中能一併導入低碳工法及節能措施,將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制度設計上,他主張延壽亦可回到《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機制解決,而不必套用都更程序。因為延壽目的不是重建,涉及的只是修繕與補強,應可由管委會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即可,程序也較符合一般社區的治理習慣,不僅不用另依《都市更新條例》成立更新會,造成雙頭馬車,也能避免動輒耗時冗長的公聽會與審議流程。
他也建議,政府應建立更全面的延壽評估制度,並將6樓以上的老大樓一併納入,避免政策侷限在4至5樓的公寓。「延壽不能只是補助,而是要建立住宅長期使用及安全管理機制。」他說。
從改建到延壽,從安全到節能,專家普遍認為,延壽政策若要成功,關鍵不在於補助金額,而是是否能讓社區自主、能否建立明確的安全維護模式,以及是否能真正協助住戶面對老屋維修的現實課題。
延伸閱讀》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買房失真 2/合約再厚也保不了:屋況書盲區、裝潢陷阱、海砂風險一次看清
買房失真 3/中古屋越漂亮越要驗!看屋期、5%保留款、裝潢暗病全面剖析
最新房產新聞
-
房貸利率衝上2.6%新高 主因在「這」
(18 小時前) -
台中工具機裁員潮延燒 換屋族驚傳「求救式賠售」
(19 小時前) -
老錢藝文VS富青埔 桃園房市誰是領頭羊
(1 天前) -
褪去繁複回歸優雅!36 坪新成屋用「法式現代」低飽和美學,輕奢新哲學讓南台灣住宅置身身巴黎左岸
(1 天前) -
台中西屯211坪自地自建透天別墅豪邸!讓一家九口、三代同堂的新生活張弛有致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