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 | 中央社
專家在印度北部 發現3500萬年巨蛇科化石
印度科技部今天宣布,科學家在印度北部首度發現3500萬年前的巨蛇科蛇類化石,這意味著這種已絕種蛇類在印度次大陸活躍的時間遠長於人們的推估。
印度科技部今天發布新聞稿稱,這顆化石屬於巨蛇科(Madtsoiidae)蛇類,由印度與斯洛伐克專家組成的團隊,在北部拉達克-喜馬拉雅(Ladakh)一帶的磨礫層發現。
新聞稿引述這群專家說,這是印度首次發現漸新世(Oligocene)時期的巨蛇科蛇類化石,距今約有3370萬年至2380萬年之久。
這顆化石目前被放置於印度北阿坎德省(Uttarakhand)的威地亞喜馬拉雅地質學研究所(Wadia Institute of Himalayan Geology)。
巨蛇科是一種已絕種的中、大型蛇類,長度可達9公尺,最早於白堊紀(Cretaceous)後期出現,多數分布在岡瓦納(Gondwana)大陸;白堊紀時期大約介於1億45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之間。
岡瓦納大陸據信在1億8000萬年前分裂,成為今日的非洲大陸、南美大陸、澳洲大陸、南極大陸、印度次大陸以及阿拉伯半島。
根據化石資料,巨蛇科在古近紀(Paleogene)的中期突然在岡瓦納大陸消失,但有少部分在澳洲大陸一帶存活到更新世(Pleistocene)的後期。
印度科技部表示,這顆化石的出土,意味著巨蛇科蛇類在印度至少存活到古近紀時期的末期,遠比專家們先前推估的更久。
此外,這項新發現也顯示,當時的氣候變遷以及始新世-漸新世邊界(Eocene-Oligocene boundary)的生物重組,均未導致巨蛇科在印度滅絕。
- 新聞關鍵字: 氣候變遷
最新科技新聞
-
-
高通推出兩新平台 搶攻頂級和高階智慧手機市場
(14 小時前) -
打造共通、共創、共享、共榮的生態圈,臺灣區塊鏈大聯盟舉辦第三次會員大會!
(15 小時前) -
延宕數年 波音太空船發射升空飛往國際太空站
(19 小時前) -
立法院修正國安法 業者:有助企業保護營業秘密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