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術進軍醫療,化療與輸液不再難熬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夜未央編譯
當67歲的空軍退伍軍人Stanley Johnson得知需要透過靜脈注射治療他的缺鐵症時,心情顯得相當緊張。雖然過去也受過不少針刺,但這次要面對長時間的靜脈輸液療程,仍讓他感到壓力山大。為了舒緩情緒,他帶上了自己「紓壓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Apple Vision Pro。
Johnson使用一款名為Tripp的沉浸式健康應用程式來減輕焦慮。這款應用支援AR/VR裝置和手機,提供各種放鬆與正念體驗,包括導引式冥想、療癒音景及呼吸訓練等。對他來說,Tripp幫助他度過了最初幾次輸液的不安感。他回憶道:「第一次真的很焦慮。我開始跟著Tripp裡的呼吸練習,讓自己進入那個虛擬環境,然後就開始看電影。」
輸液療程通常耗時長、座椅不太舒適,而且在治療過程中若沒有分心的方式,時間會變得難以忍受。Johnson表示,透過Vision Pro觀看電影,「比起看牆上那個小螢幕,真的好太多了。」他形容這種體驗彷彿讓人置身他處,「畫面比電影院看得還清楚。」他笑說:「既然輸液要一、兩個小時,不如自己選部喜歡的電影來看,比起只能看牆上的美食頻道好多了。」
其實,自從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裝置問世以來,醫療界就對這類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保持高度興趣。不只是提升病患體驗,也被視為醫護訓練與醫學可視化的潛力工具。早在2000年就有研究探討VR在減壓、止痛、復健等方面的可能性。
不過,直到近十年來,隨著消費級VR設備(例如早期的Oculus Rift)開始普及,這項技術才真正變得平易近人。現在,無論是在家中或診所、醫院,患者都能接觸到VR、AR或所謂的混合實境(MR)系統。像Meta推出的Quest 3S只需約台幣1萬元出頭就能入手,讓不少人能自行攜帶裝置應用於療程中。而有些醫療機構也開始進行相關研究與試用。
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的Vanderbilt-Ingram癌症中心在2021年底到2023年間進行了一項研究,並將成果發表於《臨床腫瘤護理期刊》(Clinical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研究團隊招募了90位正在接受化療的病人,並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半人在化療期間使用VR裝置觀賞12分鐘的虛擬導覽影片(例如威尼斯、泰姬瑪哈與亞馬遜雨林等地景),另一半作為對照組。所有受試者都需在體驗前後填寫壓力、疼痛與心情的自我評估。
圖片取自:(示意圖wikipedia)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Cody Stansel表示:「整體來看,使用VR的組別表現都比對照組好。我們看到VR能正向影響病患的副作用反應,減輕壓力,即使有些人本來沒什麼痛感,但使用後疼痛程度仍有下降。總體來說,效果相當不錯,病患反應也很積極。」
除了主觀評量,研究團隊也客觀測量了病患在體驗前與過程中段的心跳速率。結果顯示,VR組的平均心跳在中段降低了約6.6次/分鐘,證實病患的放鬆感不只是心理作用。
當然,使用VR也有潛在風險,例如「虛擬暈眩症」,類似暈車的狀況。Stansel表示他們特別選用低暈眩等級的影片,如靜態旅遊導覽,避免因化療導致原本就容易噁心的患者更不舒服。「我們很謹慎地選擇影片,避免造成反效果。」
這項研究表明,VR不僅是有效的分心工具,還具有低門檻、高可行性的優勢。即便患者沒有自備裝置,對診所而言,初期投資只需幾千元(美元),而且只要定期清潔與妥善維護,裝置就能使用相當長的時間。
Stansel指出:「現代VR技術能同時佔據多種感官,讓人很容易暫時忘卻身在何處、正在經歷什麼。對病患而言,能沉浸在VR的世界中,確實能有效分散注意力,遠離身體的不適感。」
未來,若能進一步針對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進行研究,或探索更多元的內容類型,將有助於了解哪些VR體驗最適合各種醫療情境。不過,目前已有不少病患在日常治療中,實際感受到VR所帶來的巨大幫助。
Johnson就在Reddit分享了自己戴著Apple Vision Pro輸液的自拍照,並吸引其他網友留言分享他們也曾在洗腎、化療或住院隔離時使用頭戴裝置打發時間。有人玩遊戲、有人看電影、也有人冥想放鬆。Johnson說:「人在那種環境中,最需要的就是能分心、讓自己開心一點的東西。」他補充:「最終目的就是從痛苦中分神,不要一直專注在身體的不適上。」
在科技不斷進步、設備越來越普及的今天,VR正一步步改變我們對醫療體驗的想像,讓療程不再只是等待與忍耐,而是一次次心靈與感官的探索旅程。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科技新聞
-
【線上科技小聚】AI助攻創作力 Procreate、LookFashion.ai讓你事半功倍
(2 小時前) -
Anthropic發布新版AI模型Claude4 更聰明安全
(3 小時前) -
下場打球改變世界!中研院長廖俊智勉畢業生:AI無法取代勇氣與韌性
(5 小時前) -
勉勵台科大畢業生 旺矽科技董座葛長林:保持謙遜、有自信
(5 小時前) -
自曝因創業及被當延畢 林之晨勉台大學子:越級打怪、10倍速升級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