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 健康醫療網
避孕藥:避孕藥的成分通常含有雌激素和黃體素這兩種荷爾蒙,其中由於荷爾蒙會參與到大腦情緒調節的過程,如果荷爾蒙有所變動會導致情緒也一併受到影響。服用口服避孕藥後,因為荷爾蒙平衡被打亂、影響神經傳導物質,有些人可能會因此感到比較憂鬱或敏感。
安眠藥或抗焦慮藥:短期使用安眠藥可能有助於睡眠安穩,但有些人卻習慣每天都要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眠。食藥署提醒,長期使用安眠藥可能會干擾大腦的自然調節機制,導致白天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下降,甚至增加抑鬱風險。
降血壓藥:某些降血壓藥物如乙型受體阻斷劑,可能降低腎上腺素活性,導致活力降低,讓人精神較低迷。部分人在服用這類藥物後可能會感到疲倦、缺乏動力,或是出現輕微的憂鬱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莫名覺得心情低落?食藥署:「3類藥」可能影響情緒 1情況應與醫師反映
有時在服藥後,心情會突然變得不太對勁?莫名感到焦慮、情緒低落,或是有點煩躁?藥物除了常見有腸胃不適、嗜睡、頭痛等副作用外,原來部分藥物也有可能會影響情緒!食藥署日前在fb粉絲團「藥博士 正藥說」表示,有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狀況的同時,也可能改變大腦內的化學物質平衡,進而影響心理狀態,因此服用部分藥物後出現情緒波動,其實屬於常見的現象。為此,食藥署也整理了可能影響情緒的藥物類型及原因,並提供調適情緒的方法,讓民眾在用藥期間也能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服藥後情緒不佳?食藥署揭原因 與荷爾蒙、大腦調節機制有關
食藥署指出,患者在服用下列3類藥物後,可能會出現憂鬱、缺乏動力等情緒不佳的狀況:
情緒不用自己承擔!若難以忍受應與醫師溝通藥物選擇
如果因為服用藥物而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要怎麼調整?食藥署表示,當心理狀態出現變化、感到情緒低落時,患者可以與信任的親友分享心情,或者是與心理師進行諮商,都有助於壓力的釋放,也提醒患者隨時可以尋求外界的協助,不需要獨自承擔所有的情緒。如果發現藥物副作用太強、導致情緒波動太大,食藥署也建議患者可以直接向醫師或藥師反映狀況,討論是否可以使用替代藥物或是調整劑量。不過在領藥時,看到藥袋上密密麻麻的副作用說明,患者也無需感到緊張,使用藥物不代表一定會發生副作用,而是希望讓患者提早警覺、妥善因應,如有任何問題也要立即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延伸閱讀】
醫美正夯!電音波治療不當恐變「釋迦臉」?食藥署:認准「3件事」要合規
幾歲開始要「存骨本」?吃鈣片會導致腎結石?食藥署:2類人勿過度補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小港醫院突破2000例里程碑講座 洪志興院長領軍打造即時溫暖的職災照護網
(7 小時前) -
莫名覺得心情低落?食藥署:「3類藥」可能影響情緒 1情況應與醫師反映
(7 小時前) -
觀影《父親》映照失智人生 卑南舉辦電影座談會引社區共鳴
(8 小時前) -
葡萄柚熱量低助減重!卻暗藏藥物交互作用 這些人慎食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