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川普關稅大戰 產官學研合心思考新對策 搭台積電便車,台灣服務業如何全力拓展國際市場?

日前受邀參加全球數位產業聯盟協進會(GDDA)會員大會,會中不少產官學研高手討論到服務業要如何發展國際市場,在美國川普總統對各國展開關稅施壓之際,台灣硬體製造業首當其衝,但服務業則應該利用機會連結國際市場,在此將幾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GDDA成立於2022年,由活躍於國際舞台的創會理事長邱月香推動成立。邱月香曾任中華軟協理事長與WITSA(世界資訊科技服務聯盟)大會主席,目前也擔任台灣隱私權顧問協會理事長。在全體會員投票推舉下,邱月香繼續連任GDDA第二任理事長。
在當天GDDA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中,出席貴賓包括來自日本USE株式會社創辦人吉弘京子、總統府資政沈榮津、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郭耀煌、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世修以及多位電腦和資服業公協會理事長和業界代表。
首先,參與大會的第一個感想,就是大家最熱烈討論的話題是川普關稅,而且大部分的討論,都是在罵川普,這是最近參與各種論壇與聚會時,大家最有興趣的題目。
不過,那天印象很深刻的是,曾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處長的司徒文博士也受邀參加,他就坐在我旁邊,從頭到尾都一直對大家說,對於川普總統的政策,他感到很難堪,也覺得很對不起台灣友人。
司徒文博士從AIT卸任後留在台灣長住,並歷任清大、陽明交大及政大的教授及副校長等職,是少數留在台灣生活的前任美國外交官,他也說,自己選擇再婚的對象也是台灣女性友人。
(全球數位產業聯盟協進會(GDDA)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現場大合影。 GDDA/提供)
除了司徒文的坦誠以外,很多與會者都認為,外銷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軸,而且不論傳產或電子業,也都以硬體外銷為主,至於軟體與服務業占比都很小,在川普關稅全面打擊下,軟體與服務業反而成為台灣應積極發展的方向。
在這個全新的經濟發展態勢下,台灣服務業如何發展出更獨特且差異化的策略,就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其實,GDDA自成立以來,就定位台灣服務業要朝國際發展的目標,邱月香運用當年擔任WITSA主席期間累積的國際人脈,建構國際交流平台,過去三年間,辦理兩場日本參訪團及兩場國際AI資安論壇。
此外,GDDA也促成Ai3人工智能公司與我國工研院與日本USE合作,開啟台日AI的業務合作。除了日本外,今年GDDA也會安排對接東歐的亞美尼亞,發展長期國際夥伴關係。
GDDA創辦時就設有六大委員會,推動五大產業使命。六大委員會包括:醫療委員會、農業委員會、資安委員會、隱私委員會、教育委員會、國際連結委員會。五大產業使命為教育與文化產業、糧食與農業、醫療保健與生技產業、資安產業、隱私權產業。
受邀參與大會的沈榮津,曾任經濟部長,目前擔任總統府資政,也是GDDA榮譽顧問。
他在致辭時表示,台灣應該積極發展國際合作,他也建議GDDA的醫療委員會可以好好善用台灣AI算力,把開發的新藥療效最佳化,運用最佳參數為患者提供最佳療效。
將台灣醫療服務推向國際市場,慧康生活科技執行長鄧居義就是其中代表。鄧居義也在會中做了專題報告,談到他創辦慧康十二年,如何催生旗下血糖管理App「智抗糖」,將服務從台灣推向日本等亞洲國家,成為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
鄧居義曾任職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富迪科技、聯發科等公司,出身醫師世家,但許多做了一輩子醫生的長輩過世,很多都是因為糖尿病併發症,才觸發他推動智抗糖服務的想法。
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我國服務業產值超過台幣10兆元,約占GDP的六成,服務業就業人數也近700萬人,佔總就業人數六成,顯示服務業的重要性。
但是,傳統服務業面臨許多困境,一直被視為內需型產業,在以商品出口為導向的政策下,所獲得的發展資源遠遠不及製造業。
此外,台灣傳統服務產業營運思維多「重硬輕軟」,缺乏系統性服務概念與整體解決方案,企業規模也都不大,對國際市場資訊掌握不足,很難單獨與跨國企業競爭,且缺乏以創新的服務來掌握消費者需求。
被大家稱為Stan哥的施振榮,就在會中倡議「SO Tech for Third the World」的概念,即服務導向科技(Service-Oriented Technology),可以支援他新定義的「第三世界」國家。
施振榮定義的第三世界,即美中以外的世界都叫第三世界,台灣可以聚焦發展美中兩大經濟體之外的日本、歐洲等中小型經濟體。
他表示,美中對抗的結果,兩大經濟體因為規模夠大,並且能夠自給自足,台灣除了在美中發展之外,更應扮演「第三世界」國家的技術與服務夥伴。
他認為,由於過去第三世界市場都不夠大,但他相信未來在中、美關起門來做事情後,第三世界是台灣可以耕耘的市場,讓台灣具有彈性與速度的經驗幫助他們。
他強調,服務經濟的規模已超越製造,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來自科技平台與創新應用,並呼籲全民朝向AI數位化發展,強化未來競爭實力。
施振榮強調,台灣可以為世界做出貢獻的地方在於科技,未來可以在製造業的基礎上,提高服務業附加價值,以科技服務平台協助第三世界創新。
施振榮也提及,過去「中心-衛星工廠」模式不再以規模論英雄,中小型企業可憑市場敏感度成為中心,大企業則可成為支援的「衛星」,無論大小,都可實現「雁形理論」中的「以大帶小」,關鍵在於誰能掌握應用場景與需求,誰就能主導供應鏈整合。
與會者也有人提到,在美國對全世界追討關稅的同時,有另一個對台灣很重要的發展機會,那就是歐盟。
川普關稅的另一個效應,就是歐洲不只要「去中化」,如今也想「去美化」,這已是相當明顯的趨勢,歐洲國家不會對外大聲說,但私底下都在鴨子划水,並且會來台灣找合作對象談,台灣有很強的關鍵零組件及產業鏈,會是歐洲國家下單合作的對象。
尤其是台積電近來名聲響亮,加上在德國投資晶圓廠,許多歐洲國家都對台灣很有興趣,除了看上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外,也會順便看看台灣還有什麼東西。台灣眾多的服務業如何搭上台積電的列車,對台灣來說,是不應失去的良機,應該加緊把握。
此外,工研院服科中心執行長鄭仁傑也說,想要為服務業再創契機,需從改變營運模式思維著手。而要谷底翻身最有效的方法,除加強研發創新,注入文化與科技元素,提高產業附加價值。
(CARPOST與威剛集團合作推出「電動三輪車圓夢方案」,也是應用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服務業的案例。(CARPOST提供))
鄭仁傑認為,以新科技進行服務業創新,最優先的創新方向,是從臺灣資通訊技術(ICT)優勢開始著手,包括進軍智慧醫療、智慧物流、運動科技等三大方向,可以為臺灣創造嶄新的優質服務業,提高整體服務價值體系的成長,也是帶動臺灣服務產業商機及經濟成長升級與轉型的重要契機。
擔任GDDA祕書長、目前也是CARPOST創辦人暨執行長的陳柏文說,近來CARPOST攜手威剛集團形成策略聯盟,也是應用台灣最強的資通訊及半導體產業基礎,並藉此發展服務業的案例。
CARPOST與威剛集團合作,推出「0店租創業商用電動三輪車圓夢方案」,幫助剛起步或是小規模的一人創業家,用威剛集團的電動三輪商用車「威速登金卡多」,成立行動商店。
這個服務的特色,是結合電動三輪車,延續過去的二手車訂閱制商業模式,讓大學生、退伍軍人或二度就業的中年族群,可以用較低門檻方式入手,例如行動熱炒攤、行動甜點舖等,讓許多人可以透過新經濟的服務模式自立更生。
最後,在談到關稅戰時,施振榮也提到,大家都很關心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擾亂了世界經濟秩序,但這也讓我們看到機會,台商有彈性、有速度,面對未來,台灣的策略就是服務業國際化,中小微企業都要推動數位化與AI化,建立新核心能力,台灣一定可以為全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施振榮的看法,應該也是此次GDDA會後,一個非常好的結語,結合台灣的資訊業及中小企業,在硬體產業的基礎上,全力發展服務業的全球化,這應該是在川普掀起美中大戰之際,台商可以選擇的一個新方向。
最新科技新聞
-
-
比特幣成新避險資產?彭云嫻從美國關稅點出市場、投資人經濟擔憂
(2 小時前) -
主打Pantone認證時尚「超潮色」 Motorola razr 60系列摺疊新機登場
(2 小時前) -
蘋果打擊二手電池! iPhone更新iOS 18.5會顯示「這標示」
(3 小時前) -
日本2023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 連續2年減少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