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誠意不足?蘋果i16被轟沒新意 馬斯克開酸1.6兆研發費「太便宜」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iPhone 16新機系列10日亮相後,引發市場兩面評價,儘管硬體規格升級、上一代被詬病的散熱問題也得到解決;但備受期待的「Apple Intelligence」卻要等到10月才開張,中文版本更要等到明年才能用,令不少消費者大嘆失望。
全球富豪馬斯克率先開酸,「iPhone 16研發費用只花了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簡直太划算」。阿聯酋億萬富翁兼網紅薩吉瓦尼(Hassan Sajwani)也在社群平台X推文嘲諷,「iPhone 16基本上就是同一款手機,只是添加兩個新按鈕和一種新顏色」。甚至圖形設計師DogeDesigner也以「蜘蛛人互指」的知名迷因圖,大開「不同型號iPhone根本難以區別」的玩笑。

對於蘋概股在新機發表會後並無明顯慶祝行情,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認為,6月份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後,蘋果與其供應鏈股價均已上揚,目前在供應鏈股價相對高點,因此短線容易讓投資人先獲利了結。
郭明錤也針對iPhone動能提出兩項短期觀點,首先是「Apple Intelligence」是投資人普遍對蘋果與供應鏈轉趨樂觀的關鍵,此事件交易核心為「優於市場擔憂(better than feared)」,因為當時市場普遍認為蘋果在AI領域處於落後。
因此,新品發表會就不能僅用「優於市場擔憂」來推升股價,而必須有更多細節與使用者體驗,讓投資人們認為Apple Intelligence是「優於預期」,才能對股價上漲動能有所挹注。
第二點則是對iPhone 16系列售價的觀察,郭明錤指出,iPhone 16與iPhone 15系列售價相同,有助於降低股價下行風險;但僅靠定價策略不易提供上漲動能。關鍵在於最大賣點「Apple Intelligence」的能見度在發表會後並沒有顯著改善,因此在供應鏈出貨預估沒有上調前,不容易立刻說服投資人,此定價策略有助於出貨量。
郭明錤認為,接下來的觀察重點就是iPhone 16系列的預購結果,這項指標對蘋果與其供應鏈股價的影響時間較長。至於摩根士丹利、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也不約而同指出,用戶對「Apple Intelligence」的反饋是下波觀察重點。凱基投顧則看好「生成式AI功能」可望刺激需求、縮短換機周期,預期2025年iPhone出貨可望年增7%、至2.4億支。
最新科技新聞
-
-
《Hit AI & Blockchain》幣託集團商務副總經理陳奕伶:持續開發Web2至Web3應用場景,降低民眾進入虛擬貨幣市場門檻
(1 小時前) -
「輪轂馬達」顛覆電動車設計?法拉利、福特、Nissan都在研究
(2 小時前) -
《Hit AI & Blockchain》台灣大哥大新科技事業發展副總經理、富昇數位總經理韓昆舉:算力需要龐大資本的既定印象,似乎已因DeepSeek的出現而被打破
(15 小時前) -
《Hit AI & Blockchain》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科技與轉型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了解AI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制措施,完成快速運用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