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塵埃」成太空探險隱形殺手 NASA制定減緩策略
來自月球上的塵埃,會對太空人健康、設備和機械造成嚴重破壞,目前NASA正在開發技術以減輕月球塵埃的堆積。
美國太空總署(NASA)推出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預計在2030年之前將首批太空人送回月球,計畫在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建立永久性棲息地和基礎設施,實現人類地外的永久居住。然而,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其中最大問題來自月球上的塵埃,會對太空人健康、設備和機械造成嚴重破壞,目前NASA正在開發技術以減輕月球塵埃的堆積。
[caption id="attachment_156842"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來自月球上的塵埃,會對太空人健康、設備和機械造成嚴重破壞,目前NASA正在開發技術以減輕月球塵埃的堆積。(示意圖/123RF)[/caption]
根據報導,月球環境除了極端溫度、14天的晝夜循環和無大氣層的問題之外,還有月球表面的岩屑,又稱「月球塵埃」,因數10億年的隕石和小隕石撞擊和完全缺乏風化作用,含有尖銳的形狀,對接觸到的任何表面都會產生磨損,從太空服和設備到人類皮膚、眼睛和肺部等。同時,月球塵埃還帶有靜電荷,會黏附在所有物體上,積累在太陽能電池板,導致電力無法儲存。
更多新聞:Astroskin智慧型內衣守護太空人健康 預計2028年登上月球
月球塵埃肉眼看不見
NASA林登‧詹森太空中心月球表面創新倡議技術整合負責人Kristen John表示,月球塵埃的細顆粒性質,包含肉眼無法看到的顆粒,可能會使受到污染的表面,看起來乾淨無異常。因此,NASA太空技術任務理事會(STMD)的「突破性發展」(Game Changing Development)計畫負責開發相關技術,研究模擬月球重力環境中減輕月球塵埃的項目,例如ClothBot一種測量塵埃在加壓環境中行為的機器人,可在進行艙外活動(EVA)後將塵埃帶回,記錄顆粒的大小和數量。
月球塵埃減緩策略
這些機器人獲得的數據,將提供更多有關月球表岩層的生成率、傳輸和力學的訊息,有助於科學家研發出最佳化的計算模型,為未來的月球和火星任務,開發更好的塵埃減緩策略。事實上,月球環境這一問題也影響NASA技術發展的幾個方面,包括從現地資源利用(ISRU)和建設到運輸和表面電力等。負責人Kristen John補充說:「了解月球塵埃的基本特性及如何影響系統等問題,也將受益於大多數在月球表面執行的太空任務。」
資料來源:PHY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月球塵埃」成太空探險隱形殺手 NASA制定減緩策略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火星上的奇景!NASA探測車捕捉「虹彩雲」美麗影像
(14 小時前) -
全球大缺貨又出問題 輝達坦承:RTX 5090、5070Ti發生「罕見」製造問題
(15 小時前) -
iOS 18.4 Beta帶著「中文」蘋果AI登場 但只支援「簡體中文」
(15 小時前) -
蘋果iPhone 17 Air與Pro新機外型曝光 「怪異設計」引發熱議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