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輝達觀點不同!Google:量子運算比黃仁勳想像的更近
和輝達截然不同,Google大膽預測,量子運算技術將在5年內實現商業化,然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則持保留態度,認為真正可行的量子運算至少還需20年時間。這2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預計將為半導體產業與晶片製造業帶來深遠影響。
和輝達截然不同,Google大膽預測,量子運算技術將在5年內實現商業化,然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則持保留態度,認為真正可行的量子運算至少還需20年時間。這2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預計將為半導體產業與晶片製造業帶來深遠影響。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377"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Google在量子糾錯技術上取得進展,這是讓量子電腦穩定運作的關鍵。(示意圖/123RF)[/caption]
Google憑技術突破展現信心
據報導,Google之所以對量子運算的商業化如此樂觀,主要源於其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該公司最新推出的Willow量子處理器,在某些運算任務上已超越傳統超級電腦,展現出強大的問題解決能力。此外,Google也在量子糾錯技術上取得進展,這是讓量子電腦穩定運作的關鍵。隨著量子模擬能力的提升,科學家預測材料科學、醫療與再生能源領域將迎來重大發現。
更多新聞:Google執行長皮蔡淡化DeepSeek影響 讚他們團隊「表現卓越」
輝達認為量子運算仍存挑戰
與Google相比,輝達對於量子運算的發展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作為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領導者,輝達的業務主要依賴傳統GPU晶片。若Google的5年預測成真,量子處理器可能逐步取代現有晶片,對輝達的核心業務構成衝擊。然而,若輝達的20年預測更為準確,則公司將有更多時間持續鞏固GPU市場,並逐步整合量子運算技術,以確保其競爭優勢。
量子運算發展關鍵技術挑戰
目前,量子運算產業正處於關鍵轉折點,Google的技術突破令市場興奮,但輝達的審慎態度也提醒外界,技術落地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錯誤率與可擴展性問題。無論是5年還是20年後,量子運算正逐步從理論走向現實,並將深刻改變未來的計算方式,重塑科技產業格局。
參考資料:tiprank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與輝達觀點不同!Google:量子運算比黃仁勳想像的更近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Google 再推4款全新Gemini AI模型 功能、應用全曝光
(38 分鐘前) -
華為三摺機Mate XT國際版發布時間出爐 有望再掀熱潮
(45 分鐘前) -
日本:去年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幅創新高
(48 分鐘前) -
DeepSeek的崛起與隱憂!除資安疑慮外 恐也影響輿論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