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迷思!吃藥配牛奶吸收反而更好 最新研究曝光細節
當科學家們忙著尋找各式脂質、醣類、奈米分子的藥物載體時,有種更廉價、低成本的解答其實就藏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牛奶。相信不論是東西方國家,牛奶都是許多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時在健康與醫學領域中都極具價值。近20年以來,不斷有科學家對牛進行基因改造,開發出像是能生產人類母乳或是胰島素的乳牛,甚至是能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牛奶。隨著正項研究結果越多,牛奶漸漸成為一種能增加藥物吸收的強大載體。
當科學家們忙著尋找各式脂質、醣類、奈米分子的藥物載體時,有種更廉價、低成本的解答其實就藏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牛奶。相信不論是東西方國家,牛奶都是許多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時在健康與醫學領域中都極具價值。近20年以來,不斷有科學家對牛進行基因改造,開發出像是能生產人類母乳或是胰島素的乳牛,甚至是能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牛奶。隨著正項研究結果越多,牛奶漸漸成為一種能增加藥物吸收的強大載體。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779"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隨著正項研究結果越多,牛奶漸漸成為一種能增加藥物吸收的強大載體。(圖/123RF)[/caption]
強大的藥物載體
那麼為什麼牛奶能夠幫助藥物吸收呢?這是因為許多藥物都是脂溶性的,這意謂著它們大多難溶於水。「生物利用度」一詞指的是藥物實際到達血液的量。口服生物利用度,即吞嚥或以其他方式輸送到胃中的藥物的生物利用度。然而,人體約有6成是水,包括掌管吸收的腸胃道,這一數值在新生兒甚至更高,約75-78%左右。因此,倘若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好,血液的吸收就會不完全。
更多新聞:藥物傳遞系統新革命 「外泌體牛奶」可減緩藥物副作用
這時牛奶便派上用場,由於脂肪含量高,乳製品被認為是一種能增強親脂性藥物溶解度的載體。研究還表明,當水溶性差的藥物與人類乳或牛奶混合時,牛奶的消化會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同時,由於身體會將牛奶當作食物來消化,藥物能搭乘相同的軌道進入血液,從而增加藥物的有效性。
多種藥物被證實有效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嬰兒和藥物氯法齊明。傳統上,氯法齊明用於治療麻風和結核病。然而,它最近被用於治療隱孢子蟲病(一種瘧疾),是中低收入國家五歲以下兒童的常見死亡原因。由於氯法齊明極強的親脂性,其口服的效果並不理想。對此,製造商將其製成膠囊的形式,卻又不適用於嬰兒。因此,科學家調查了氯法齊明與牛奶結合是否能提高生物利用度。研究人員發現,與水相比,氯法齊明在人類乳汁和牛奶中的生物利用度明顯更高:分別為154%和175%。
此前也有研究證實,將吡喹酮(另一種用於治療寄生蟲感染但水溶性較差的藥物)和大麻二酚(CBD,被用於治療癲癇,提升兒科患者的心理問題以及學習、社交和運動)在生物利用度方面都有顯著提升。
然而,由於發展國家的冷藏設施與牛奶品質參差不齊,這意謂著牛奶很難作為FDA批准的藥物成分。對此,尚待科學家尋求突破。
資料來源:NewsAtla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打破迷思!吃藥配牛奶吸收反而更好 最新研究曝光細節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數發部「斥詐人生」上架!揭一頁式詐騙特徵、注意2關鍵字
(1 小時前) -
工研院八大無人機技術亮相「歐洲無人機系統展」 向國際展現臺灣研發實力!
(1 小時前) -
Gemini版Gmail支援繁體中文 收發郵件效率更高
(1 小時前) -
華邦電陳沛銘:2024轉虧為盈!估2025下半年網通市場好轉帶動價格回升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