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8 | 科技島

AIF攜高通推「AI化大調查報告」!曝近7成企業對AI僅有初步認知


AIF攜高通推「AI化大調查報告」!曝近7成企業對AI僅有初步認知


「AI化大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導入人工智慧(AI)的進展緩慢,約七成企業對AI僅停留在初步認知階段。記者孫敬/台北報導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近日與IC設計大廠高通(Qualcomm)共同舉辦《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暨 AI 落地指引》論壇,會中發布的「AI化大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導入人工智慧(AI)的進展緩慢,約七成企業對AI僅停留在初步認知階段,而且大多限於雲端上的生成式AI,且由於缺乏對邊緣AI(Edge AI)的認知,進而影響了企業AI化的關鍵決策。


延伸閱讀:趁關稅戰發展AI!數發部AI算力池助150家業者開發AI模型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674" align="aligncenter" width="1565"]
AIF攜高通推「AI化大調查報告」!曝近7成企業對AI僅有初步認知
左起: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常務董事張益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范書愷、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經濟部產發署署長邱求慧、高通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蔡宗翰。(圖/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caption]


調查顯示近一半企業未規劃AI人才發展策略


端看報告內容發現,在滿分為100分的基準下,整體企業在產業AI化指數三大面向中,成長最明顯的「技術應用」面向平均指數有47分,資通訊產業表現最佳;至於「人才培育」僅有31.5分, 47%尚未規劃AI人才發展策略。


連續三年的調查中,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指出,依據企業的AI成熟度,將其分為四個階段:Unknowing AI、Conscious AI、Ready AI、 Scaling AI,約七成企業仍停留在「Unknowing」與「Conscious」階段,代表多數企業尚未啟動AI導入計畫,或僅停留在初步認知階段,而能夠進入實作並放大應用價值的企業,僅占三成,這樣的比例在過去三年中幾乎沒有變化,反映出企業在AI推動上的結構性瓶頸依然存在。


不過,今年的調查數據也出現一項微妙和後勢可期的變化,處於最初「Unknowing」階段的企業比例略為下降,「Conscious」階段比例則有所上升,代表越來越多企業已開始重視AI的潛力,卻仍難以跨越應用的實務高牆。


台灣擁有發展邊緣AI優勢,且有利跨足商業化與規模化


台灣產業在發展邊緣AI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含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與電子製造供應鏈, 以及成熟的ICT產業生態,這使台灣企業更能有效整合AI晶片、終端產品與服務,快速實現邊緣AI應用商業化與規模化,在全球競爭中掌握先機。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在發佈會中指出,台灣擁有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產業與強大的ICT生態系,該優勢有望替台灣,創造進一步提升其全球裝置上AI競爭力的機會。在裝置上運行AI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隱私與安全性、降低營運成本、節省能耗, 在更高效和更低延遲的情況下,達到更個人化的目標。


隨著模型蒸餾(model distillation)技術的出現,大幅縮小終端裝置與在雲端運作的大型模型之間,在運算能力上的差距。AI 模型越來越小、能力更為強大、更高效,並且能直接在手機、車載、PC等裝置上的各種應用程式中。


為了協助企業跨越從「知道重要」到「開始實作」的關鍵斷層,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宣布推出全新版本的《AI 應用指引》,持續結合多年在產業輔導與技術顧問的經驗,針對不同成熟度階段的企業,提供導入策略與實作建議。


這篇文章 AIF攜高通推「AI化大調查報告」!曝近7成企業對AI僅有初步認知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