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9-15 | 科技島

科學家喊話:十年內有望親眼目睹黑洞爆炸


科學家喊話:十年內有望親眼目睹黑洞爆炸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在未來十年內,有九成機率利用地面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爆炸中的黑洞。若成功偵測,將證實宇宙大爆炸後一秒誕生的「原初黑洞」存在,徹底改寫我們對宇宙的認知。記者林育如/編譯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在未來十年內,有九成機率利用地面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爆炸中的黑洞。若成功偵測,將證實宇宙大爆炸後一秒誕生的「原初黑洞」存在,徹底改寫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caption id="attachment_191955" align="alignnone" width="857"]
科學家喊話:十年內有望親眼目睹黑洞爆炸
人類在未來十年內,有九成機率觀測到爆炸中的黑洞。(圖/AI生成)[/caption]


黑洞爆炸理論由來已久,但過去估計質量越大的黑洞爆炸所需時間越長,最大黑洞甚至可能比宇宙年齡還久才會爆炸。理論曾推測,最小黑洞爆炸頻率約10萬年一次,十分罕見。


不過,這項新研究團隊提出「暗量子電動力學玩具模型」(dark-QED toy model),引入一種假設存在的「暗電子」,重於普通電子。若此模型成立,原初黑洞爆炸頻率可達每10年一次。


延伸閱讀: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天文發現:奇瓦星或擁第三環帶或新衛星

SpaceX斥資170億美元收購EchoStar頻譜 強化Starlink直連手機服務

NASA揭「失蹤矽」之謎 古老棕矮星曝氣態行星大氣關鍵線索


原初黑洞爆炸會釋放出宇宙中所有粒子,包括標準模型粒子如電子、夸克、希格斯玻色子,及可能構成暗物質的粒子。這不僅可證明原初黑洞存在,更有望解開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謎團。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研究員邁克爾.貝克說:「我們不能保證一定在十年內看到爆炸,但有90%機率會發生。既然已有觀測技術,我們就該做好準備。」


原初黑洞質量介於行星到小行星等級,不同於由恆星死亡形成的恆星質量黑洞,以及由黑洞合併形成的超大質量黑洞。英國物理學家霍金1974年提出黑洞會「蒸發」並釋放輻射(霍金輻射),最終以爆炸收尾。輻射溫度與黑洞質量成反比,質量越小輻射越劇烈,導致爆炸發生。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研究員胡安指出,若觀測到霍金輻射,即是觀察到原初黑洞爆炸。該研究於9月10日發表於《journ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資料來源:Space.comPhys.org 、SciTechDaily、Science News Today


這篇文章 科學家喊話:十年內有望親眼目睹黑洞爆炸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