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發現!月球「陰陽臉」之謎揭曉 背面內部竟然更冷
中國嫦娥六號任務帶回的月球樣本,揭開了長久以來的月球謎團:月球背面竟然比正面冷上攝氏100度!這項研究成果於9月30日發表在《Journal Nature Geoscience》期刊,堪稱首次以實際樣本證明「兩面月球」內部的巨大差異。
中國嫦娥六號任務帶回的月球樣本,揭開了長久以來的月球謎團:月球背面竟然比正面冷上攝氏100度!這項研究成果於9月30日發表在《Journal Nature Geoscience》期刊,堪稱首次以實際樣本證明「兩面月球」內部的巨大差異。
[caption id="attachment_193929" align="alignnone" width="790"]
揭開月球的雙面真相:背面與正面差異超乎預期。(圖/AI生成)[/caption]
2024年6月,中國嫦娥六號首次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一座巨大撞擊坑中成功取樣,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度從地球無法直視的那一面帶回月壤。研究團隊分析後驚訝發現:這些來自月球深處的岩石樣本,溫度竟比美國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正面樣本低了大約攝氏100度(華氏180度)!
「月球的正面與背面,在地表甚至內部結構上都有明顯不同,」研究共同作者楊力表示,「這是月球最神秘的特性之一,我們稱它為『雙面月球』。過去學界一直猜測兩側地函溫度不同,但我們的研究首次用樣本證實了這點。」
根據分析,這批月壤約有28億年歷史,來自月球深層的熔岩。當這些岩漿冷卻結晶時,溫度大約是攝氏1,100度,比正面樣本冷了整整攝氏100度。研究團隊利用衛星數據與電腦模擬,回推當時岩石的形成條件,重建了月球內部的熱歷史。
這項研究也支持一個長久以來的假說:月球背面擁有較少的放射性元素,如鈾、釷、鉀、磷及稀土元素(統稱為KREEP)。這些元素會經由放射性衰變釋放熱能。如果它們在月球形成初期往正面集中,就可能解釋為何正面更熱、更活躍、也更容易形成玄武岩熔岩平原。
至於這種「熱力不對稱」如何形成?科學界還在爭論。有人認為,早期巨大隕石撞擊重塑了月球內部;也有理論認為,月球曾有一個「小月球兄弟」,後來不對稱融合在一起,使正面富含熱源。也有科學家猜測,地球的引力長期影響了月球元素的分布。
延伸閱讀:
小行星帶正在慢慢瓦解?研究揭示:每年流失的太空碎石曾經衝擊地球
古地球氧氣大危機!日本溫泉還原微生物適應大氧化事件真相
人類殖民火星首站曝光!選錯地點 你可能不是先鋒而是先烈
「這項研究讓我們更接近了解月球雙面差異的真相,」研究合著者朱雪琳說。「我們現在知道,月球的不同不只是表面風貌,而是從地表一直延伸到深層內部。」
雖然這項研究無法直接測量月球目前的內部溫度,但它提供了重要線索:這種熱分布的不均,可能已經影響月球演化數十億年,甚至塑造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月球面貌。
資料來源:Space.com、Gizmodo、Economic Times、Reuters
這篇文章 震撼發現!月球「陰陽臉」之謎揭曉 背面內部竟然更冷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美國軍工展 雷虎攜手Auterion挺進國際市場
(3 小時前) -
市調:電源管理晶片製程緊缺 晶圓代工廠醞釀漲價
(4 小時前) -
Kuiper可能攜手遠傳在台商轉 中華電仍爭取中
(4 小時前) -
宜鼎集團華麗轉身,攜手 AI 國際大廠,掌握全球邊緣智慧核心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