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3°
( 15° / 10° )
氣象
2025-02-09 | 周刊王

失落漁村2/金山磺港拼轉型 秘境餐廳藏海味特色好料還有青旅免費住

失落漁村2/金山磺港拼轉型 秘境餐廳藏海味特色好料還有青旅免費住
社區營造團隊「浪金山」近年進駐磺港,希望能為這座漁村重現朝氣和活力。(圖/翻攝浪金山臉書)

[周刊王CTWANT] 新北市金山區磺港漁港因漁獲量豐富,自清領時期就發展為漁村聚落,更因17世紀為運輸大屯山硫磺得名「磺港」,近年卻因為年輕人口外流加上當地居民老化,如今過往榮光不再,大量被閒置的空間及人力緊缺問題也一一浮現,在地的社區營造團隊「浪金山」在因緣際會下展開「漁村振興計畫」,透過各種方式為當地注入活血,期盼能藉此吸引人才進駐並活化整個社區。

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說,3年前還在大學就讀時就與金山結缘,被當地獨特風情所吸引,大學畢業後與志同道合伙伴到此地深耕,並成立創生團隊「浪金山」,從一開始的Podcast製作,到2025年成立工作室,在線上、線下提供能讓年輕人交流的場域,團隊不只是進行藝文活動推廣,也致力關心地方議題凝聚居民向心力。


失落漁村2/金山磺港拼轉型 秘境餐廳藏海味特色好料還有青旅免費住
「浪金山」在磺港接手歇業漁村,結合當地食材的創新料理深得遊客好評。(圖/趙世勳攝)

10月山陀兒颱風強襲重創北海岸,浪金山發起為期一個月的賑災計畫「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並在據點成立「民間災害應變中心」,於災民和公部門間搭建橋樑,號召上百位志工深入當地,進到受災戶住家進行清掃。

成員潘姝伃表示,震災計畫結束後,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收到漁村餐廳經營者聯繫,透露因找不到員工已歇業兩個月,希望能由他們接手並延續下去,實際著手後發現漁村面臨的諸多問題,因而萌生漁村振興的念頭。

浪金山自1月4日正式接手餐廳,除了當地「青鱗魚」特色料理外,也在既有的菜單上尋求創新,將推出「海鮮刈包」、「小卷冰淇淋」等特色料理,讓外地遊客嚐到特色好料,讓磺港的「海味」深入人心,本地人也在他們的影響下,開始為家鄉轉型獻出心力。

「沒有工作機會,留不住人啊。」漁村居民李淑蘭無奈說,她在退休前在信義區百貨公司上班,起初曾嘗試通勤,但來回3個小時的車程,最後讓她選擇在台北租房,就算年輕人有心想留鄉,也迫於無奈必須到外地找工作。


失落漁村2/金山磺港拼轉型 秘境餐廳藏海味特色好料還有青旅免費住
金山居民李淑蘭無償提供住處作為青年旅館,讓遊客可以留下過夜歇腳,希望能讓他們看到故鄉不同角落的風情。(圖/趙世勳攝)

李淑蘭2017年退休返鄉後也想為金山做出貢獻,剛好見到浪金山致力推動地方發展,除了主動分享人脈、資源外,因而提供自己2樓以上的住處作為青年旅社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讓外地人能在此駐足歇腳,進一步感受這個恬靜漁港的風貌,閒置的空間也得以被妥善利用。

而政策也是使漁港失去活力的原因之一,李淑蘭說,漁港周圍住宅區屬於禁建地,大部分土地所有權屬於政府,村落九成以上房屋多為權利屋,居民僅有房子的使用權而不能增建,僅能在舊有的建築進行翻修,也導致當地有許多年久失修的房屋被廢棄在那,蕭條模樣和記憶中閃閃發亮的村落無法同日而語。

李淑蘭說,她5歲搬到金山,金山以前還有金一戲院,中山路上滿是商店、熱鬧非凡,且當時民風純樸,街坊鄰居都像親戚一樣,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深沉濃厚,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讓遊客也能看到金山的美麗,走訪不同角落感受海天一色的風情。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