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市近日連兩起「送肉粽」除煞儀式,引起社區廣泛關注與討論。繼4月28日晚間舉行首次儀式後,第二場法事預計於5月1日深夜在大竹里登場,因儀式時間長達3小時,引發部分居民不安,擔心儀式影響日常生活或心理感受。
▲彰南路5月1日深夜將舉行送肉粽儀式。(圖/記者翻攝)
二度送煞引熱議 路線不明惹民眾疑慮
根據大竹里辦公室公告,5月1日「送肉粽」儀式將於晚間9時從彰南路二段262巷口出發,經香山里左轉後上中彰快速道路,直至午夜12時結束。不過公告中僅提及起點與上中彰快速道路,並未說明終點,導致不少民眾質疑「送往哪裡?是否將煞氣送向中彰地區?」亦有居民擔心儀式跨夜進行、巷弄封閉會影響出入。
對此,大竹里長表示,儀式細節由禮儀社主導,初步了解最終目的地應為台中烏日大肚溪出海,象徵將煞氣徹底送走、遠離社區。他強調,3小時僅為保守估算,實際時間可能較短,呼籲民眾保持平常心,若介意可暫時避開路線。
▲大竹里辦公室公告路線模擬。(圖/記者繪製)
「送肉粽」超渡亡者怨氣
「送肉粽」是台灣特有的民俗儀式,用以超渡上吊身亡者的怨氣。民俗專家指出,儀式名稱源於以「肉粽細繩」隱喻吊繩,避免直接稱亡者為「吊死鬼」,體現對亡者的尊重與對生者的保護。儀式中會送走亡者生前觸碰過的物品,包括繩索、樓梯等,被視為承載怨氣的載體。
專家說明,此類儀式通常選在人車稀少時段舉行,只要民眾在隊伍經過時稍加迴避,即無大礙,毋須過度恐慌。有居民表示理解傳統信仰,認為儀式主要在山區進行,不致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但也有部分人坦言,資訊不透明反而增添心理壓力。
官方籲尊重信仰、理性看待
面對社區意見分歧,地方里辦呼籲民眾尊重傳統習俗,儀式目的在於安撫靈體與守護社區,主事單位也將盡量減少對居民影響。民眾若有疑慮,建議儘量避開儀式路線與時間,理性看待、平安以對。
★《ENews》提醒您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