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9-30 | 焦點時報社

榮獲「慢老城市」全國第一 台中市打造樂齡生活新典範


榮獲「慢老城市」全國第一 台中市打造樂齡生活新典範


(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為讓「變老」成為一趟美好旅程,讓「變老」真正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台中市正引領台灣,擘劃讓高齡化社會充滿溫暖與活力的嶄新未來;台中市日前榮獲《天下雜誌》「慢老城市調查」全國評比第一!這份殊榮不僅肯定了台中市政府在長者照護上的卓越表現,更彰顯了台中市政府致力於讓每一位台中市民從容優雅地迎接超高齡社會的願景。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2025年9月30日日在台中市政會議中強調,台中市政府將長者照顧視為施政核心,多項政策考核皆名列前茅,透過完善的支持系統,從日常生活陪伴到健康照護、社會參與,全方位守護長者的福祉。



榮獲「慢老城市」全國第一 台中市打造樂齡生活新典範


台中市社會局長廖靜芝以「銀得幸福 – 營造長輩新好生活」為題進行專案報告,詳細闡述台中市政府如何構築一個讓長者「變老也很美好」的宜居環境。



榮獲「慢老城市」全國第一 台中市打造樂齡生活新典範


減輕負擔,暖心福利普及


台中市政府在減輕長者家庭負擔方面不遺餘力:


恢復老人健保補助: 自2019年率先恢復老人健保補助,總經費從7.9億元大幅成長至28.49億元。此項補助無需長者申請,台中市政府會主動進行審查及核發,讓福利直達,實質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敬老愛心卡:台中市政府提供每月1,000點補助,居六都之冠。為因應台鐵票價調整,補助金額更從30元提升至45元。目前辦卡率已高達九成,並於今年擴大適用範圍,讓居住在台中的65歲以上外籍永久居留長者也能同享福利,體現不分國籍與族群的敬老精神。


社區生根,就近照護與學習零距離


為讓長者在地安老,台中市政府積極布建社區支持網絡:


關懷據點遍地開花: 台中市社區關懷據點數量從2018年的356處成長至今年預計的530處,服務人數高達5.1萬人,經費也提升至3.39億元。


全國首創公寓大廈據點: 台中市更領先全國,在公寓大廈內設立關懷據點,全國僅有的五處此類據點中,台中便佔了四處,讓長者享有「下樓就是教室、鄰居就是同學」的便利學習與社交環境。未來台中市社會局與都發局將持續合作,推動更多社區型據點的建置。


全面守護,卓越的長照與健康促進


台中市政府在長照與健康促進領域,展現全國領先的決心與作為:


全國領先的長照資源: 台中市政府長照預算從2018年的25億元增長至今年的近百億元,機構數量與照顧據點數(從782處提升至1,946處)均為全國第一,涵蓋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完善的失智症照護: 台中市設有十家失智共照中心與48處失智據點,並將於北屯、后里、豐原等地陸續啟用與新建綜合型長照機構,預計將提供逾千床位,大幅擴展照護量能。


預防重於治療: 台中市政府提供長者健康檢查、口腔保健、視力與聽力輔具補助等多項服務,並透過健身俱樂部、健康促進站等措施,積極推廣「養肌防老」等預防性活動,鼓勵長者維持健康活力。


活到老學到老,樂齡生活多采多姿


台中市致力於豐富長者的精神生活,鼓勵終身學習與社會參與:


「長青學苑」深受長者歡迎,課程涵蓋語文、歌唱、資訊、樂器、舞蹈等17大類。補助班數從2018年786班擴增至今年1230班,年年成長。其中,逾半數學員年齡超過70歲,最年長者甚至高達103歲,充分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積極精神。


尊榮敬老,凝聚社會共識


台中市政府透過多元活動與政策,營造尊長敬老的社會氛圍:


敬老月系列活動: 每年敬老月系列活動熱烈展開,預計有超過48萬名長者領取敬老禮金,目前匯款比例已近五成。市府並結合800家在地商家推出敬老優惠,共同營造對長者的感恩與尊敬。


百歲人瑞關懷: 台中市百歲人瑞人數已接近500人,台中市政府為此提供每人每月6,000元的敬老禮金。此外,更積極舉辦「阿公阿嬤活力秀」、「據點運動會」、「祖父母節」及「金鑽婚紀念表揚」等活動,肯定長者的智慧與貢獻,讓他們的生命經驗成為社會寶貴的資產。


黃副市長最後強調,台中市政府將持續深化在地照顧,擴大社會參與,不僅提供豐富的社福措施與活動,更注重結合健康與娛樂,讓長者擁有充實快樂的晚年。他呼籲台中市民多多將這些寶貴資訊傳達給身邊的長輩,共同利用這些資源,讓「變老」真正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台中市正引領台灣,擘劃一個讓高齡化社會充滿溫暖與活力的嶄新未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