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0° )
氣象
2025-11-24 | 焦點時報社

國際醫師偏鄉醫療參訪新竹 展現在地化偏鄉醫療教學量能


國際醫師偏鄉醫療參訪新竹 展現在地化偏鄉醫療教學量能

▲北榮新竹分院副院長黃政斌與藍強醫師帶領外籍醫師參訪智慧病房,同時,精神科林明燈主任團隊向外籍醫師介紹甜心小站。(圖/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今(11/24)日與臺北榮總教學部合作,共同舉辦「國際醫師偏鄉醫療參訪」,邀請來自菲律賓、新加坡、韓國、香港、越南等國的受訓醫師首次走入新竹偏鄉。活動聚焦偏鄉醫療照護現場、醫院設備與在地社區醫療運作,展現北榮新竹分院長年深耕的偏鄉醫療教育成果。



國際醫師偏鄉醫療參訪新竹 展現在地化偏鄉醫療教學量能

▲北榮與新竹分院團隊合影。中間係黃政斌副院長與北榮楊盈盈主任。(圖/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活動當天,臺北榮總團隊於門診大廳設置「民眾 AI 體驗區」,內容包括肌力反應測試、AI 生活急救情境與虛擬情境互動,吸引許多民眾參與。院內亦同步展示 EDU 教育教學系統、SDM 共同決策系統與「自救大師」AI 教具,讓院內醫事同仁實際操作並體驗新式教學系統於臨床場域的應用。


北榮新竹分院自 112 年起與國立清華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合作推動「社區與偏鄉醫療實務課程」,並陸續承接全臺公費醫學生偏鄉醫療參訪計畫。近年來已接待近百位學生,許多學員在實地走訪後,更能理解偏鄉醫療的真實需求與在地服務的重要性。


教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瑛玫指出,新竹縣具備完整的偏鄉醫療面貌,是最適合的偏鄉醫療教學場域。「我們希望學生在現場看到醫療與社區的緊密合作,而不是僅以設備條件判斷醫療品質。願意踏入偏鄉,就是偏鄉醫療最重要的希望。」她表示,許多學生在參訪後對偏鄉的疑慮降低,反而更願意投入偏鄉服務,是本院推動偏鄉教育的核心成果,未來將持續作為偏鄉教學醫院,深化偏鄉醫事人才培育。


副院長黃政斌表示,偏鄉醫院並非資源末端,而是串聯臨床、長照、公衛與社區的重要照護據點。他說:「我們希望國際醫師能看到偏鄉的真實樣貌。偏鄉醫療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走入現場後,才能理解在地醫療運作方式與其必要性。」


院長陳曾基表示,北榮新竹分院多年與清華後醫、臺大與陽明交大公費醫學生計畫合作,逐步形成具在地化特色的偏鄉醫療教學模式。他指出:「這套模式自然發展於臺灣偏鄉的社區與醫療文化,是貼近在地的教學方式。」今年亦首次向外籍醫師呈現「跨國版的偏鄉醫療教學架構」。陳院長說:「這不是刻意打造的新版本,而是把我們日常在做的偏鄉教學如實呈現給國際醫師。我期待未來能成為其他國家了解臺灣偏鄉醫療的參考案例,讓更多醫師看見偏鄉醫療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國際醫師團隊此次參訪北榮新竹分院的智慧病房、高壓氧中心、日照中心、精神復能庇護工場及智能實驗室,並走訪北埔老街與北埔衛生所,實際了解偏鄉臨床設備、公共衛生職責、初級照護流程與在地社區運作。多位醫師表示,此行讓他們更清楚臺灣偏鄉醫療的工作內容與跨層級合作模式,有助於理解不同國家醫療體系的差異。


北榮新竹分院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偏鄉醫事人才培育,落實健康臺灣深耕計畫,並與臺北榮總深化跨院合作,使偏鄉醫療教育不僅扎根地方,也能與國際共享經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