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0° / 19° )
氣象
2025-04-28 | 互傳媒

喜樂保育院60周年 「愛的詩篇」追思瑪喜樂女士

喜樂保育院60周年 「愛的詩篇」追思瑪喜樂女士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來自美國的瑪喜樂女士,18年前安息主懷,她一生奉獻給台灣偏鄉最弱小的身心障礙者,在彰化二林創辦「喜樂保育院」,親手照顧重度與多重障礙者,以行動實踐「疼惜弱勢」的信念,被譽為「喜樂阿嬤」。今年適逢喜樂保育院創立60周年,院方以「喜樂60 愛的詩篇」為主題,於26日舉辦追思會,由員工與小兒麻痺院友透過詩歌、見證與影片,串起六十載愛與記憶;埔里教會及大坪頂瑪喜樂紀念教會代表也遠從南投前來,共同向這位深深影響台灣社福發展的女性致上最高敬意。


喜樂保育院60周年 「愛的詩篇」追思瑪喜樂女士
▲喜樂智青嶼阿嬤合影。(喜樂保育院提供)

第一場追思會由院生柯亞洲彈奏《凡事來祈禱》揭開序幕,伴隨悠揚的笛音感動人心。隨後由詩班獻唱《想起阿嬤》與《寡婦的祈禱》,莊孝盛牧師則以「一粒麥子」為題進行信息分享,他指出瑪喜樂女士正是那粒甘願落地的麥子,雖然死了,卻結出無數生命的子粒。最後,會眾齊唱《喜樂阿嬤的疼》,旋律中滿載不捨與感念。會後,與會者一同前往紀念花園獻花,以美麗的康乃馨緬懷阿嬤的恩情與典範。


喜樂保育院60周年 「愛的詩篇」追思瑪喜樂女士
▲喜樂師生大合照。(喜樂保育院提供)

第二場則是充滿回憶與愛的「回娘家」聚會。歷屆小兒麻痺院友從台灣各地返家相聚,像老朋友般歡喜寒暄,院方精心預備兒時回顧及院友回娘家的紀錄影片,帶領院友重拾當年在喜樂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追念最親愛的阿嬤與已逝的同學們。

院友林榮轉每年都會回來參加院友會,他表示:「回家的感覺真好,跟同學說說笑笑,好像又回到小時候。那時在喜樂的我,雖然行動不便,但有阿嬤的擁抱、老師的照顧、還有兄弟姊妹般的朋友,讓我不孤單。那時候我們一起學走路、共生活,喜樂就是我第二個家,阿嬤就像媽媽,把我們一個個扶起來。」

林玉嫦院長也以「喜樂60 愛的詩篇」為題,分享60年來喜樂服務的發展與轉變以及方舟園區建設進度。從早年單一的機構照護到如今走進社區、推展身心障礙者就業培力、日間服務與自立生活支持,喜樂始終堅守初心,陪伴每一位身心障礙朋友走向更有尊嚴的生活。這一路走來,是愛串起來的旅程。阿嬤播下的是一粒信心的種子,而我們如今收成的是一片豐盛的生命之田。喜樂會繼續走在她開啟的這條路上,為弱小發聲、為需要者預備,用行動延續愛的詩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