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加強查驗豬肉來源 視察營養午餐食材守護孩童食安

【互傳媒/記者 宋旭志/新竹 報導】近日澳洲進口豬肉驗出輕量萊克多巴胺,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新竹縣政府重視食安問題,自2021年元旦起便擬定「加強查驗市售豬、牛產製品計畫」,縣府教育局今(5)日一早前往興隆國小視察午餐食材供應情形,衛生局也將加強查緝,為縣民嚴格把關,全力守護鄉親食安。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錶板」公布,4月29日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他相當重視鄉親食安及孩童營養午餐的品質,指示衛生局加強查緝公共飲食場所及相關通路商的肉品來源,教育局則確認豬肉供應品項確實有CAS標章無虞,讓民眾對食用豬肉及其可食部位能安心。
衛生局表示,2021年元旦開放含瘦肉精之豬肉及其可食部位進口,基於守護縣民飲食安全,縣府第一時間便擬定「加強查驗市售豬、牛產製品計畫」,訂定規劃縣內公共飲食場所、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及零售通路商,無論是生鮮豬肉、加工食品或餐飲食品業者,依規定都要強制標示豬肉產地,衛生局也針對相關場所加強稽查抽驗,並比對肉品來源資訊,確認標示正確性。自110年迄今累計抽驗畜肉 1507件,全數合格;標示查核計3799件,計2件不合格。
教育局表示,縣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營養午餐的品質,也在營養午餐供應契約中,要求使用新竹縣營養午餐豬肉一律使用國產在地食材,採用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有機農產品標章或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碼的國產豬肉。
為了確保竹縣學校營養午餐肉品供應安全,教育局長楊郡慈今日與教育局同仁及營養師前往興隆國小視察午餐食材供應情形,實際上確認豬肉供應品項確實有CAS標章無虞,日後也將不定期抽查學校豬肉供應實際情形,做好食材來源把關,提供安全、均衡的飲食,讓每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衛生局也呼籲食品業者,應確實落實自主管理、遵守豬肉原產地標示規定,並保存肉品來源佐證資料備查,倘在新竹縣販售豬肉及豬肉可食部位,經抽樣檢驗殘留動物用藥含量不符規定,或未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者或原產地標示不實之情形,經查獲屬實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處辦。
此外,縣府秉持食安五環推動環環相扣精神,以確保從農場到餐桌每一環節皆符合衛生、環保、安全標準,定期召集相關局處包含農業處、教育局、政風處、環保局、產業發展處等針對市場民生相關食品安全各項議題進行各項政策研議應對作為,為縣民做最佳食安陣線的把關。
最新社會新聞
-
台南警車出勤與計程車碰撞 2車共6人全送醫
(5 小時前) -
快訊/北市華江橋小客車側翻橫躺 駕駛急脫困送醫
(5 小時前) -
六龜高中創校佳績 吳立森局長到校祝賀首位台大新生並為會考生打氣
(6 小時前) -
新北林口工安意外 男高處摔落送醫不治
(6 小時前) -
3人赴美濃登山 回程開車翻覆山坡1人意識不清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