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3° / 28° )
氣象
2025-07-01 | 互傳媒

紀念口湖水災180週年 牽水車藏儀式再現慎終追遠

紀念口湖水災180週年 牽水車藏儀式再現慎終追遠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全台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水難超渡祭儀「口湖牽水車藏」,今年迎來第180週年。雲林縣政府攜手金湖萬善爺廟、蚶寮萬善祠與下寮仔萬善爺廟,自7月1日起隆重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緬懷1845年因暴雨洪災罹難的數千先民,並透過莊嚴科儀體現慎終追遠的人文信仰與生命教育意涵。


紀念口湖水災180週年 牽水車藏儀式再現慎終追遠
紀念口湖水災180週年,隆重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記者廖承恩翻攝)

首場「挑飯擔祭祖靈」儀式於下寮仔萬善爺廟登場,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口湖鄉長李龍飛等貴賓與當地十四聚落居民共同參與。群眾手挑飯擔、徒步敬祭祖靈,重現昔日農村對亡者的哀思與尊敬。同步舉行的「挑起牽水情」青年體驗營,更邀請三十多位在地學子親身參與,讓年輕世代從儀式中感受歷史重量,凝聚對地方文化的認同與情感。


紀念口湖水災180週年 牽水車藏儀式再現慎終追遠
首場「挑飯擔祭祖靈」儀式於下寮仔萬善爺廟登場。(記者廖承恩翻攝)

入夜後,「萬人塚點燈」儀式於下寮萬善同歸塚舉行,透過萬燈齊明的視覺意象,緬懷當年罹難靈魂。現場並融入音樂演出與咖啡品茗,讓傳統儀典結合現代語境,喚起跨世代共鳴,傳遞對生命的深切關懷與文化的永續承傳。


紀念口湖水災180週年 牽水車藏儀式再現慎終追遠
群眾手挑飯擔、徒步敬祭祖靈,重現昔日農村對亡者的哀思與尊敬。(記者廖承恩翻攝)

當天下午,蚶寮萬善祠與金湖萬善爺廟也分別舉辦放水燈儀式。蚶寮場次於成龍安檢所舊港口進行,邀請水燈引渡孤魂安息;金湖萬善爺廟則由信眾步行至漁港,道長誦經祈福後,將水燈載往海中施放。水燈漂流,是信仰的延伸,也是對生命離散的撫慰,象徵冤魂獲得超脫、回歸安寧。

「口湖牽水車藏」自2007年登錄為縣定民俗,2010年晉升為重要民俗,2023年更納入三座主辦廟宇管理委員會為保存者。雲林縣政府強調,這不僅是地方宗教信仰的體現,更是對死亡教育與歷史記憶的深度連結。歡迎各界共襄盛舉,走入儀式現場,感受一場關於追思、信仰與文化的集體對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