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7° )
氣象
2025-10-13 | 桃園電子報

桃市龍岡國小校園出現「小花蔓澤蘭」 學童參與清除認識生態教育

桃市龍岡國小校園出現「小花蔓澤蘭」 學童參與清除認識生態教育
孩子親手參與清除小花蔓澤蘭,學習在實作中體會生態保護的重要。圖:教育局提供

桃園市教育局長期重視環境教育,鼓勵各校推動動物與植物的友善課程,讓孩子在真實的校園情境中學習尊重生命。龍岡國小以往每年十月都會辦理動物友善活動,今年更將「友善」的視角延伸到植物,從九月份起展開校園植物友善系列行動,展現學校落實生態教育的具體行動力。



桃市龍岡國小校園出現「小花蔓澤蘭」 學童參與清除認識生態教育
龍岡國小師生攜手清除小花蔓澤蘭,校長與家長會長共同參與,落實植物友善行動。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開學不久,龍岡國小老師在巡視客家菜園時發現,本來預備搭給絲瓜攀爬的棚架,竟被一種陌生植物全面覆蓋。經查詢才得知,它正是「小花蔓澤蘭」,一種對台灣原生植物威脅極大的外來種。老師們第一時間原本想直接清除,但轉念一想,這正是最真實的教材。於是便蒐集資料,設計「外來種植物認識」看板與課程,讓孩子親手參與,學習在實作中體會生態保護的重要。



桃市龍岡國小校園出現「小花蔓澤蘭」 學童參與清除認識生態教育
學生走進客家菜園,動手清除小花蔓澤蘭。圖:教育局提供

日前,在龍岡國小校長彭康助與家長會長的帶領下,動保社師生走進客家菜園,一同動手清除小花蔓澤蘭。彭康助特別指出,「每年十月開始,小花蔓澤蘭就會進入開花結果期,如果等到這個時候才清除,反而會助長它的生長與擴散。所以我們才選在十月前進行,也呼應市府將8月15日至9月15日設定為『小花蔓澤清除月』的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搶在繁殖期之前處理,才會有效。」


參與活動的動物保護社張同學表示,「一開始覺得藤蔓好難拔,滿手都是泥土又汗流浹背,但看到棚架慢慢恢復原貌,真的很有成就感!以後再看到小花蔓澤蘭,一定能馬上認出來,也會記得要保護我們的植物朋友。」


教育局提到,龍岡國小過去曾經將廢棄的雞舍改造成「動物友善生命教育園區」,讓校園動物成為生命教育的教材;這一次則是將客家菜園變身為「植物友善教室」,讓學生在拔除小花蔓澤蘭的過程中,理解外來種與生態平衡的關係。


教育局指出,從營造尊重與關懷人我的「友善校園」概念出發,龍岡國小不僅將關懷的角度拓展到「動物友善」,更進一步尊重自然環境的平衡,實踐「植物友善」的理念,讓孩子在日常中學會多一份責任與溫柔。


教育局提到,龍岡國小這次將動物友善精神拓展到植物,結合課程設計與實際操作,讓孩子不僅獲得知識,更能在行動中培養責任感與環境關懷。這正是教育局推動校園環境教育的核心目標,也期望能成為更多學校的參考典範。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桃市龍岡國小校園出現「小花蔓澤蘭」 學童參與清除認識生態教育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