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新北市美術館2/從展覽照見新北的過去與未來 適合全齡造訪、戶外園區打卡

[周刊王CTWANT] 做為新北市藝術與文化的新地標,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無論是建築壁面形成的穿透感、大面積落地窗設計,都使美術館場域與城市空間更有連結性,也打造出迎接民眾進入的友善美學空間。開館展覽之一的「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更透過50件橫跨1930年代至今的藝術創作,從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至新美館的典藏作品出發,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藉由展覽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藝術發展。



做為全台人口最多的城市,新北市歷經行政區劃的變遷也匯聚多元族群,「往來/照見」展覽藉由「自然/風景/邊界」以及「人文/記憶/城市共同體」兩大子題,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產生撞擊與映照,進而形塑生活記憶、地理經驗與社會圖景。展中除了可見楊三郎、洪瑞麟等前輩畫家描繪早期新北風光的畫作,亦有已故攝影家張照堂以近半世紀歲月,在工作與生活中拍下眾多名人與人物肖像的「歲月容顏系列」;令人為之震動的陳順築作品〈水相〉則與家族記憶相關,陳順築以家庭支柱的父親為中心、照拂全家的母親置於最後的順序,將家族成員的大頭照放置於25個木箱中,構築出一座金字塔,觀者可見影像被水覆蓋、淹沒口鼻,帶來一種窒息感。



此外,為了推廣涵蓋全齡層的展覽與計畫,首波展覽中的「再自然不過的事」於新美館的「探索基地」及「新美聚所」兩個為全民參與而設的空間展出,以親子為目標族群,特別打造通透無隔間的大型空間藝術裝置。其中「探索基地」展區邀請兩位藝術家現地創作,郭奕臣的空間裝置〈心感地圖——河〉將60年代及現今的淡水河流域空拍衛星圖併置,帶領民眾於圖面上方構築迷你立體建物,交織成真實與記憶中的共創地圖;藝術家辛綺的〈移光盆地〉則以螢光沙包堆疊出山河地景,讓觀眾彷彿走進小人國森林之中;另一展區「新美聚所」則由均勻製作規劃「美術教室裡的自然課」計畫,邀請藝術家徐世賢及劉致宏分別透過採集工作坊與環境田調,製作自然系繪畫道具,展期間預計將展場打造為一個繪畫創作現場,讓民眾可以自由塗鴉和透過創作抒發情感。
而在新美館1樓的「新美聚場」也提供飲食、文創等藝文生活美學品牌快閃或長期營運,目前已有部分品牌進駐,像是在新北市小有名氣的在地咖啡館「來發咖啡」系列,也在鶯歌開出第7家店。


欣賞完展覽與建築空間後,也不妨在新美館充滿綠意的戶外園區走走,園區內有河道、沙坑、山丘及綠地,同時放置了許多公共藝術作品,包括位於三鶯之心藝術特區的〈坯〉、〈瓷意生活〉與〈走泥〉等創作。最受民眾喜愛的可說是由台灣藝術家林舜龍所創作的〈坯〉,甚至被譽為「台版羚羊谷」,其以拉坯代表製陶的起點,與鶯歌陶藝文化相呼應,先前許多民眾喜歡走入其中循著旋轉樓梯登頂,但需注意的是,目前已調整為僅配合特定展演才開放入內;另外還有代表鶯歌彩瓷產業的〈瓷意生活〉,作品以青花瓷為主連結傳統與現代、將鶯歌的人文歷史融入作品之中,同樣可以順路造訪。

DATA
新北市美術館
電話:(02)2679-6088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10:00~17:30、週六、日10:00~18:00,週一休
備註:「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展期即日起~2025/8/17,在3A、3B、4B展覽室展出;「再自然不過的事」展覽即日起~2025/9/14在探索基地、新美聚所展出
延伸閱讀
最新旅遊新聞
-
2025東引軍事越野障礙賽5/17開放報名 限定完賽禮「深水炸彈」等你拿
(4 小時前) -
開箱新北市美術館1/全台最新藝文地標亮相 首波4展齊發、6月底前免票入館
(7 小時前) -
開箱新北美術館3/彩繪馬克杯、手沖咖啡DIY 買自由行套票玩鶯歌老街
(7 小時前) -
開箱新北市美術館2/從展覽照見新北的過去與未來 適合全齡造訪、戶外園區打卡
(7 小時前) -
台灣觀光布局歐洲再升級!觀光署阿姆斯特丹旅遊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