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今昔2/133年前就開始釀造葡萄酒 蓬萊好風土連拉菲集團都愛

[周刊王CTWANT] 當陽光穿過海霧灑落在黃渤海之濱,山東煙台這座濱海城市,正悄然釀造著屬於自己的酒香與傳奇。作為中國葡萄酒產業最早起步的城市之一,煙台不僅擁有悠久的釀酒歷史,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冷涼氣候,被譽為中國的「波爾多」。
要了解煙台的葡萄酒歷史,首先要拜訪「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館區所在原是「張裕」這個中國最早的葡萄酒品牌總部的原址,該公司由曾任清朝外交官的廣東華僑張弼士於1892年創立,也是中國第一家工業化釀酒廠。

張弼士早年赴南洋經商致富,接觸到歐洲的葡萄酒後,立志要釀造出能與世界比肩的葡萄酒。當時(清末)中國尚無葡萄酒工業化概念,他從歐洲請來釀酒師,引進設備與葡萄苗,並建起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地下酒窖,奠定了中國葡萄酒工業的基石。
走進館內,歷史展區陳列著十九世紀的釀酒機具、老照片與手稿,那些泛黃的紙頁與鏽跡斑駁的器械,仍隱約散發出開創時代的豪情。地下酒窖則是一段時間的沉香,石壁間滲出的濕潤氣息裹挾著陳釀的芬芳,彷彿把人帶回一個多世紀前的發酵時刻。

在品酒環節,除了經典的張裕解百納(Cabernet,台譯:卡本內)紅酒與霞多麗(Chardonnay,台譯:夏多內)白酒,還能嘗到以葡萄為基底釀製的白蘭地,酒液醇厚悠長。品飲的同時,導覽員的一句話令人難忘:「每一滴酒,都是煙台陽光、海風與泥土的記憶。」
煙台最適合種植葡萄的地區,是與法國波爾多、意大利托斯卡納,美國納帕谷、智利卡薩布蘭卡等地並稱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的蓬萊區。這些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處,平均年日曬達2,400小時,符合優質釀酒葡萄生長所需的「3S」法則,即陽光(Sun)、沙礫(Sand)、海洋(Sea),是世界公認的葡萄種植黃金緯度。
而整個蓬萊區的風土黃金地,非丘山山谷莫屬。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海拔在70-160米之間,平均年日照251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684公厘、日夜溫差超過攝氏10度,丘山山谷擁有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也因此,蓬萊區大小酒莊33家,就有7家位在丘山山谷。包括法國拉菲集團旗下的瓏岱酒莊,以及創意十足的逃牛嶺酒莊。

瓏岱酒莊是法國拉菲家族在中國的第一間酒莊,自2008年開始籌備,從選址、試種、土壤研究到小批量試釀,歷經整整10年,才於2019年推出其首發年份酒款,一經面世便引起世界酒界矚目。酒莊總面積超過300公頃,但目前僅有約40公頃用來栽種葡萄,顯見其對品質的嚴格把關。
來自台灣的瓏岱酒莊管理高層表示,丘山山谷夏季日照強烈但溫度適中,冬季寒冷但少見極端天氣,海風帶來穩定的濕度與溫度調節,使葡萄在成熟過程中累積更多風味與酸度。加上土壤以頁岩、石灰岩與黏土混合為主,排水性佳,且富含礦物質,為葡萄藤根系深植提供良好條件。「這種具備國際釀酒水準的好風土,正是拉菲集團選擇瓏岱酒莊在丘山山谷落腳的主因。」
與瓏岱酒莊相距不遠的逃牛嶺酒莊,則代表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土書寫方式。酒莊由一群年輕釀酒師與土地實踐者創立,以極簡農法與自然釀造為核心信念。他們拒絕使用系統性農藥與除草劑,所有作業幾乎依賴人工完成,葡萄園總面積約600畝,其中300畝用來種植,目前有18種葡萄品種,釀造出風格多元且個性鮮明的酒款,年產量約5萬瓶。

逃牛嶺的釀酒理念較接近實驗性的自然酒,酒液未經過濾與澄清,自然發酵,部分酒款甚至使用陶罐或混凝土蛋型罐陳釀,賦予酒體更多氧化與張力的特質。其中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是他們以黑皮諾(Pinot Noir)為單一品種釀造的紅酒,不同於傳統卡本內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的厚重與沉穩,這款酒帶有強烈黑櫻桃與煙燻礦石香,酒體醇厚絲滑,入口後餘韻綿長。
雖然瓏岱與逃牛嶺兩家酒莊風格迥異,但兩者皆以蓬萊丘山山谷為舞台,一家是來自法國波爾多的尊貴延伸,穩定且優雅;一家是根植山谷的野性之歌,自由且實驗。
當酒杯中映照出山谷與海灣的光影,蓬萊不再只是神話中的仙境,而是真實可感的風土象徵。而從張弼士的一個夢想,到今日煙台葡萄酒的多元與繁盛,這座城市以百年的釀造記憶,書寫著葡萄酒的歷史篇章,也將繼續把海風、陽光與土地的味道,釀進未來的每一滴酒裡。
延伸閱讀
最新旅遊新聞
-
全台首見!《Pikmin Bloom》高雄輕軌化身皮克敏專屬列車
(4 小時前) -
旅遊記趣/颱風天!六十石山行
(7 小時前) -
香港迪士尼樂園20周年迎來「A Disney Christmas」奇妙聖誕派對 一日門票加港幣 100 元即可升級雙日暢玩
(8 小時前) -
「藝」起來馬祖 感受「馬祖國際藝術島」的風采 必看、必吃、必買報你知!
(9 小時前) -
在河景與影像間 探索淡水古早故事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