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05-23 | 周刊王

40歲女腹痛送醫!一開刀醫傻眼 膽囊塞滿95顆結石

40歲女腹痛送醫!一開刀醫傻眼 膽囊塞滿95顆結石
醫師從患者膽囊中取出95顆結石,數量驚人,連見慣場面的醫護人員都看傻眼。(圖/翻攝自廣州日報)

[周刊王CTWANT] 大陸福建一名40歲女性上班族,近日因腹部不適就醫,經檢查發現其膽囊內竟密密麻麻藏有多達95顆結石。這起罕見個案讓該女就診的醫院醫師感到震驚,形容取石過程如同「打開水晶盲盒」。

根據《廣州日報》引述福建衛生報報導,這名40歲的張姓上班族,長期從事晚班工作,十年間養成宵夜與晚起的生活習慣。張女幾乎每日在深夜與友人相約燒烤,隔天則常常跳過早餐直接「早午餐」,形成「夜間高油進食、晨間空腹」的飲食模式。

對此,負責主治的肝膽胰脾外科主任張勇醫師指出,這類飲食不規律行為促使膽囊在宵夜時段分泌大量膽汁,而晨間缺乏進食則讓膽汁無法正常排出,導致過度濃縮,進而形成結石。

張醫師進一步表示,這種多發性結石的危險性極高,猶如充滿碎石的水球,恐引發膽管阻塞或急性胰臟炎。他也提醒,膽結石的發病與不規律飲食、高脂高膽固醇飲食、肥胖及久坐等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事實上,近年來罹患膽結石的年輕人明顯增加,主因與當代年輕族群為節省時間而跳過早餐,或攝取過多油膩與甜食有關。醫師說明,膽囊的主要功能為儲存並濃縮膽汁,一旦膽汁無法定時排出,便會逐漸濃縮形成結晶,最終沉積為結石。

張勇建議,民眾最好能在上午6至8點間進食早餐,若時間不允許,至少飲水亦有助膽囊排空。此外,維持適當體重、攝取低油低膽固醇飲食,並定期運動,有助於預防膽結石形成。尤其女性因體內雌激素影響膽囊排空功能,更易罹患膽固醇型結石,需特別注意。

另外,專家也提醒,以下族群為膽結石高風險對象:飲食不規律或偏好高脂食物者、肥胖者、年齡40至60歲者、久坐少動者。膽結石雖初期症狀不明顯,但一旦發作,後果嚴重,建議民眾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肝膽超音波檢查,並及早介入治療。

為維持膽囊健康,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高油高膽固醇飲食、戒酒多飲水、維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避免快速減重及定期進行有氧運動。若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膽泥沉積,亦應儘早處理,以防發展為膽結石。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