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2° )
氣象
2025-05-28 | 卡優新聞

國銀對中曝險比創新低 金額年減逾1270億元

國銀對中曝險比創新低 金額年減逾1270億元

面對中國經濟不確定性上升,國銀對中曝險持續收縮。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第1季,國內銀行對中國大陸的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等曝險金額,合計新台幣8,254.81億元,年減13.4%,占上(2024)年度淨值的比重也降至17.6%,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新低紀錄,首度跌破18%門檻。

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的統計資料每季發布1次,觀察項目包括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3大面向。由於中國地緣風險及產業環境變動頻繁,相關曝險比重備受金融監理機關關注。此次統計結果顯示,與2024年同期的9,528.6億元相比,國銀一年內對中曝險總額下滑逾1,270億元,顯示整體對中布局趨向保守。

銀行業者分析,這一波降幅不僅具規模,也反映出市場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與政策風險的審慎態度。無論是企業授信業務,或是過往常見的金融性投資,均呈現巨幅收斂,整體曝險曲線明顯下行。

依照「銀行法」相關規定,國銀對中國曝險金額不得超過上年度決算後淨值的100%。目前整體比重僅17.6%,意味風險控制空間尚充裕。但金管會強調,將繼續監控各銀行曝險變化,必要時將調節監理指標,以因應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動帶來的新挑戰。

進一步觀察個別銀行的曝險水位,截至今年第1季底,中國信託以57%的比重居冠,其次為凱基銀行44%、永豐銀行39%及台北富邦36%。曝險占比較低者,包含聯邦銀行0.4%、輸出入銀行1.1%、元大銀行1.4%及華泰銀行2%,整體呈現高度落差。

金管會指出,國銀對大陸曝險比重最高時曾達到77%,但歷經近年持續控管,已經出現明顯降幅。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已主動調控投資配置、強化風險意識,整體體質相較以往更趨穩健。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