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 中央社
台積電日本設廠磁吸效應驚人 助熊本展成長榮景
台積電赴日設廠磁吸效應驚人,除日本科技大廠在周邊設廠外,也帶動公部門興建基礎設施,讓熊本展現日本過去經濟成長榮景。專家說,九州可能變成帶動日本經濟成長重要力量。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台積電熊本一廠旁有一塊被白色圍牆包圍、面積廣大的土地,是今年春天即將動工的二廠所在地。熊本一廠已在去年12月正式量產,兩座工廠合計投資額高達逾3兆日圓。
而在台積電熊本廠附近,索尼集團(Sony Group)正在興建生產感光元件的新工廠;日本半導體設備龍頭廠東京威力科創(TEL)也在附近興建研發大樓,台積電廠區一帶正轉變為受到全球關注的產業據點,也將成為日本經濟安全保障的關鍵支柱。
不僅吸引科技業者興建廠房,台積電設廠也帶動廠區附近相繼興建飯店及住宅大樓,地價上漲率高居全日本最高水準,人口同樣呈現增長趨勢。
台積電熊本廠所在地的菊陽町公所,有意針對台積電工廠附近地區進行重新開發,並希望將研究機構與大學等集中於此。三菱商事與三井不動產等大型企業,也加入投資檢討行列。
一名日本政府國土交通省官員讚嘆說,「在日本,只有熊本彷彿重現過去昭和年代的經濟高度成長期」。
在交通基礎建設的興建方面,也將進行巨額投資。日本政府將加速興建連接熊本市北部與大分市的「中九州橫貫道路」;熊本縣政府計畫將鐵路JR豐肥線,從肥後大津站延伸至熊本機場;JR九州公司2029年後也將在菊陽町設置JR豐肥線新站。
熊本市政府預計在市區東側延伸現有的路面電車;熊本縣政府與市政府考量興建連接市區到九州自動車道及熊本機場的都市高速公路。
未來,由熊本市加上菊陽町等12個市町村構成的「熊本都市圈」(人口約110萬人),其都市面貌將因台積電設廠帶動的基礎設施興建大為改觀。
報導提到在熊本縣引發變革浪潮的台積電為何選擇赴日設廠,其背後原因跟國際情勢有關。在美國與中國對立愈演愈烈之際,有看法認為台灣憂慮中國可能侵略,必須分散工廠所在地。
另一個問題就是台積電為何選擇落腳熊本縣?答案是當地地層中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由於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用水,熊本水資源就成為台積電進駐設廠的基礎。
隨著台積電進駐設廠,熊本縣快速提升其存在感。在二次大戰前的明治時代等時期,熊本曾作為九州中心都市繁榮一時,雖然其地位後來被人口約160萬人的福岡市所取代,但變革浪潮未來可能改變目前格局。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說,熊本很有可能達到與福岡相匹敵的經濟規模,為擺脫失落的30年,擁有福岡與熊本「雙引擎」的九州地方,可能變成帶動日本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台積電熊本一廠旁有一塊被白色圍牆包圍、面積廣大的土地,是今年春天即將動工的二廠所在地。熊本一廠已在去年12月正式量產,兩座工廠合計投資額高達逾3兆日圓。
而在台積電熊本廠附近,索尼集團(Sony Group)正在興建生產感光元件的新工廠;日本半導體設備龍頭廠東京威力科創(TEL)也在附近興建研發大樓,台積電廠區一帶正轉變為受到全球關注的產業據點,也將成為日本經濟安全保障的關鍵支柱。
不僅吸引科技業者興建廠房,台積電設廠也帶動廠區附近相繼興建飯店及住宅大樓,地價上漲率高居全日本最高水準,人口同樣呈現增長趨勢。
台積電熊本廠所在地的菊陽町公所,有意針對台積電工廠附近地區進行重新開發,並希望將研究機構與大學等集中於此。三菱商事與三井不動產等大型企業,也加入投資檢討行列。
一名日本政府國土交通省官員讚嘆說,「在日本,只有熊本彷彿重現過去昭和年代的經濟高度成長期」。
在交通基礎建設的興建方面,也將進行巨額投資。日本政府將加速興建連接熊本市北部與大分市的「中九州橫貫道路」;熊本縣政府計畫將鐵路JR豐肥線,從肥後大津站延伸至熊本機場;JR九州公司2029年後也將在菊陽町設置JR豐肥線新站。
熊本市政府預計在市區東側延伸現有的路面電車;熊本縣政府與市政府考量興建連接市區到九州自動車道及熊本機場的都市高速公路。
未來,由熊本市加上菊陽町等12個市町村構成的「熊本都市圈」(人口約110萬人),其都市面貌將因台積電設廠帶動的基礎設施興建大為改觀。
報導提到在熊本縣引發變革浪潮的台積電為何選擇赴日設廠,其背後原因跟國際情勢有關。在美國與中國對立愈演愈烈之際,有看法認為台灣憂慮中國可能侵略,必須分散工廠所在地。
另一個問題就是台積電為何選擇落腳熊本縣?答案是當地地層中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由於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用水,熊本水資源就成為台積電進駐設廠的基礎。
隨著台積電進駐設廠,熊本縣快速提升其存在感。在二次大戰前的明治時代等時期,熊本曾作為九州中心都市繁榮一時,雖然其地位後來被人口約160萬人的福岡市所取代,但變革浪潮未來可能改變目前格局。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說,熊本很有可能達到與福岡相匹敵的經濟規模,為擺脫失落的30年,擁有福岡與熊本「雙引擎」的九州地方,可能變成帶動日本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
最新財經新聞
-
-
胡光華拋強財務增手收8策略 彰銀拚今年獲利寫新高
(40 分鐘前) -
報告:2024年能源轉型投資創新高 達69兆元
(54 分鐘前) -
AI需求強勁 合庫金董座:拓展業務良機
(1 小時前) -
獲利連4年新高 第一金提2策略盼再攀高峰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