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中央社

關稅打亂海空運 中菲行:中美貨量驟降 亞洲線轉強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打亂海空運市場,中菲行高層表示,只能「且戰且走」,中國到美國的空運需求驟減,中國往北美的船班也大減班,但亞洲線需求轉熱、歐洲艙位吃緊;海運亞洲近洋線首季淡季不淡,第2季可望續強。

中菲行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針對空運市場,中菲行空運總裁邱鈞榮對媒體表示,因為關稅影響,中國大陸各區到美國主要城市艙位需求驟減,中國國航、東航、南航貨機班次大幅減縮,主要電商紛紛宣布5月開始停止出貨到美國,專做美國線的貨運代理商甚至預期「貨量會減到一半」。

他指出,關稅是全面影響,不是只有電商而已,終端拉貨也暫停,需求較明顯的大概只有伺服器,但由於關稅影響下,成本完全不一樣,買賣雙方都觀望。

不過,他表示,中國電商轉為加強出貨歐洲、大洋洲、亞洲各國等地。亞洲各點與中國主要樞紐港雙向貨量增加,運費提升;亞洲各國與歐洲各樞紐港貨量增加,4月並非旺季,但台灣及大陸航空公司都有加班機情形,歐洲線艙位吃緊。

價格而言,亞洲直飛西岸大約每公斤運價新台幣280元,東岸是290元。他坦言,價格還有協商空間,「有貨好商量」,經日本轉運西岸是價格是180元、東岸約190元;直飛歐洲的價格是220元,但較沒有協商空間。

回顧去年,邱鈞榮指出,2024年全球空運包括客機、貨機艙位年增7.4%,需求增加11.3%,呈現供不應求,推升航空業獲利。亞洲供給增加11.3%,但需求增加14.5%,增幅也是全球之冠。

台灣第1季出口量年增23.4%,進口年增32.5%,總貨量年增9.4%;4月截至20日進口量仍比去年同期大增32.9%,出口量也增加17.2%,總貨量增加11.9%。他說,「如果沒有關稅攪局,今年空運市場受惠油價降至20個月以來最低,前景本來非常好」。

針對海運市場,中菲行海運副總裁林永川表示,中國往北美的船班大減班,但亞洲近洋線貨量增加,首季淡季不淡,第2季可望續強;歐洲線則有塞港問題,主因是氣候不佳,且碼頭運作效率不好,5月中旬前預計能穩住價格和貨量,5月中旬有望漲價。

整體而言,他指出,目前海運價格和貨量不好,觀察到有些船公司還是很積極漲2成至2成5的長約價,大客戶則反映取消旺季附加費,所以會延後兩週實施。

此外,美國政府17日決定針對中國建造和營運的船舶徵收新港口費,中菲行認為,部分船公司會調整船隊航線因應,但有聯盟船隊彼此協調互補,影響不大,開徵港口費市場則有運費漲價的理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