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多頭總司令」張錫:勿懼人造熊市 2策略期待股價大跌帶來配息率

[周刊王CTWANT]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大戰,台股7日一開盤即創下史上最大跌幅超過2086點,失守二萬點,900多檔個股跌停板跌幅近10%,台積電也入列重挫到848元,台股ETF也一片慘綠跟跌,有「台股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對此則建議「震盪時期不宜槓桿操作」,投資終究要「回歸基本面評估,股債平衡配置」。
張錫表示,其實關稅戰下美國將會是最大受傷者,建議投資人把這次事件當作另一波「川普疫情」,可觀察新政策下因「美國價值」而被豁免的項目。
由於川普的對等關稅簡單又粗暴,大幅超出經濟學家及國際機構法人的預期,清明假期間造成全球股市重挫,美三大指數跌8.75~10.67%,費半跌15.6%;歐股跌幅6.71~8.42%;課稅54%最重的中國,反而小跌;台股期貨跌幅9%,台積電跌幅12.95%,恐慌程度有如2020年Covid-19來襲,應避免過度恐慌殺到低檔。
至於台股終將面臨關稅戰下的下修壓力,這波跌幅會多久?跌多深?該如何應對?
張錫說,台灣去年受惠AI需求,全體上市公司稅前淨利衝上新台幣4.89兆元,年增率高達38.33%;今年2Q正逢輝達GB200正式大量出貨,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者今年的資本支出預估會較去年增加近千億美元,AI終端需求開始啟動,台灣為主要供應鏈,基本面相當穩健;接下來即將進入股東會旺季,去年大賺而此時股價已明顯下跌,台灣上市公司的配息率應該可以期待。
張錫建議投資人,勿太害怕這波人造熊市,大環境還有變數,資產配置須股債平衡,此階段不宜槓桿操作;善用「定時定額」及「大跌加碼」兩大策略,現在就當作另一個疫情來了,期待川普能發現他要的「HANG TOUGH堅持」結局是手術失敗,逼迫他快速調整關稅策略,讓總體經濟市場能持續穩定發展。
美國雖然是全球消費大國,但只佔全球進口最終需求15%,影響其實比大家想像的更低,且在川普這波操作關稅所發起的經濟革命下,美國可能會是最大的受害者,暴增的關稅不是品牌廠商如Apple、Dell或Nike等要負擔,就是轉價給消費者。
以iPhone手機或是PC為例,中國生產皆超過八成,若課徵54%(20%+34%)關稅,相當於美國iPhone 或PC比其它國家貴一半;或以球鞋為例,美國售價至少要貴上四成(因越南、柬埔寨課徵46%、49%),勢必造成美國國內消費低迷。美國Apple Store銷量佔全球總銷量三成,勢必受到影響,而美國服務業佔GDP八成,製造業只佔二成,川普子彈真的是射錯方向。
進一步來看,台灣2024年出口4750億美元,其中電子相關產品3097億美元(晶片1772億、資通訊1325億)佔65%,大多是出口零組件至中國、東協、墨西哥組裝後再至美國,少數才是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這波32%關稅影響仍有限,「免稅認定」的標準尚有爭議。
張錫提到,川普關稅政策還有被稱為「關稅人道走廊」的「豁免規定附件3(9903.01.34)」提及「豁免」,多年來各國議定「資訊科技協定(ITA,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greement)」後,顯著提升全球資通訊產品的貿易情形,而川普最新的豁免規定附件3(9903.01.34)則是豁免美國原產成份佔產值20%以上的產品,不過這應該是幫Apple 解套,因Apple已宣布未來四年要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至於實際的免稅認定方式尚須釐清,在確定前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
張錫表示,這次對等關稅尚維持晶片免關稅,主要原因是晶片很難計算,電子產品都有晶片,成品課稅會相對容易,台灣只是代工,最終產品所有權仍屬Apple或NVIDIA,台廠關稅可能轉嫁美國廠商,最終將增加Apple等美廠的產品成本,況且以晶片為例,不論手機或伺服器都只占其產品3-5%的成本,再加上台灣晶片具備無可取代性,對台半導體供應鏈有信心,後續仍可能再有更進一步的晶片關稅政策,短線須留意震盪加劇風險,長線則著眼於需求面是否變化。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提升旭海地區交通機能 屏縣府輔導牡丹灣部落全人文教協會營運幸福巴士
(1 小時前) -
屏東縣與美國賓州德拉瓦郡締結姊妹縣 屏東子弟牽線開啟台美地方合作新篇章
(1 小時前) -
2025屏東第一鮪報到! 「茂豐祥號」返港驗明正身 11日舉辦拍賣會
(1 小時前) -
114年自由盃國小組個人桌球錦標賽 屏東盛大開賽!
(1 小時前) -
中央地方通力合作 屏東縣政府啟動耐震評估讓市民住的安心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