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7° / 26° )
氣象
2025-05-20 | 周刊王

新一代接班,負重前行—HR如何成為「交棒」成為「接棒」的關鍵

新一代接班,負重前行—HR如何成為「交棒」成為「接棒」的關鍵
HR應該不只是關注誰接班,而是協助企業問對的問題、建立對的支持系統、創造跨世代的共識。

[周刊王CTWANT] 企業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逐漸迎來一波中生代接班潮。這批承上啟下的中階主管,不僅要延續既有績效,還肩負推動轉型與創新的重任。然而,這樣的角色轉換過程中,常常伴隨著人才斷層、角色模糊、期待錯位等問題。而此刻,HR不只是人力調配的執行者,更該站上戰略高度,成為「接班制度」設計與「人才梯隊」的關鍵推手。

員工視角:中生代困境的壓力鍋

對多數中階主管來說,接班不再只是單純的職位調動,而是一場多重身分的考驗。他們一方面要讓老闆安心,展現穩健接軌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能帶領年輕團隊,扛下變革任務。

員工常見挑戰包括:

1、缺乏資源與授權:雖被點名接班,卻無實權,變成「空降責任者」。

2、卡在上下之間:既要應對老一輩的指導,又要回應新世代對彈性與溝通的期待。

3、不知方向的焦慮:無明確的接班機制與培訓架構,只能邊做邊猜。

解方與實務建議:

1、建立透明的接班對話機制,例如透過「角色轉移會談」釐清責任與資源配置。

2、提供中生代接班者「領導教練制度」,強化管理與變革力。

3、讓中階主管參與企業中長期策略會議,強化承擔感與使命感。


新一代接班,負重前行—HR如何成為「交棒」成為「接棒」的關鍵
HR女神王郁婷表示:HR應該不只是關注誰接班,而是協助企業問對的問題、建立對的支持系統、創造跨世代的共識。

企業視角:系統缺口才是接班危機的根源

許多企業會覺得「人選有了就沒事」,卻忽略了接班的核心不是「選人」,而是「育人」。組織文化與制度沒有配套,中階主管只能單打獨鬥,成為隱形的高風險點。

問題根源解析:

1、缺乏長期接班地圖:沒有前瞻規劃,當人才出走或升遷時,只能緊急找人填補。

2、高層與HR缺乏共識:企業主未將接班計畫視為戰略項目,HR則無足夠權限整合資源。

3、沒有跨世代溝通橋樑:上下世代在價值觀、風格上的差異,未被組織機制接住。

解方與實務建議:

1、制定三至五年的「人才培育梯隊」,以績效+潛力為選才基準。

2、採取雙軌帶領法:由資深主管與HR共同協助接班者。

3、將「接班力」納入重點戰略項目,具體化管理者的培養責任。

共享人資長觀點:HR如何真正發揮影響力?

HR過去常被認為只是招人與辦行政,但面對接班議題,正是角色升級的絕佳機會。HR女神郁婷在節目中提到,真正有價值的HR不是安排訓練,而是建立系統,讓企業有「備援人才」、「穩定傳承」的結構。

HR的三大關鍵任務:

1、設計接班制度:不只列名單,更要定義接班角色的能力模型與培訓藍圖。

2、搭建世代溝通平台:透過工作坊、內部論壇,促進世代對話與理解。

3、數據化接班追蹤:導入人才盤點與績效關聯分析,精準評估接班進度。

中小企業的實用做法:

1、可與外部顧問合作,建立小規模、可落地的接班模組。

2、HR應主動走進一線,理解實務痛點,做為「傳承的翻譯者」。

結論:HR,是點燃接班希望的那盞燈

「接班」不是交接文件,也不是喊口號,而是一場從心法、制度到文化的深度轉型。面對中生代「負重前行」的壓力,HR應該不只是關注誰接班,而是協助企業問對的問題、建立對的支持系統、創造跨世代的共識。這才是讓「交棒」成為「接棒」的關鍵。

*轉載不得修改內文及必須標明出處來源於《生活講堂

作者介紹 /共享人資長 王郁婷

資深人資顧問,專精於人才管理、績效獎酬設計、跨世代溝通,致力於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效能,打造高效 HR 架構。作為共享人資長推廣者,她透過靈活且專業的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建立透明、公平的人才發展策略,降低流失率、提升組織競爭力。在《生活講堂》中,郁婷以專業見解與實務案例,幫助企業與 HR 找到最適合的管理解方,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企業經營理念。

HR女神粉絲團:https://pse.is/7gnc5b

EMAIL:yuting.wang02@gmail.com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