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3° / 28° )
氣象
2025-07-01 | 周刊王

廢電池恐成環境殺手 台塑新智能「城市採礦」回收再製碳酸鋰

廢電池恐成環境殺手 台塑新智能「城市採礦」回收再製碳酸鋰
台塑新智能建構全台第1座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圖為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左)與總經理劉慧啓。(圖/台塑新智能提供)

[周刊王CTWANT] 世界各國推廣汽機車電動化、以及大量的電子產品都採用鋰電池,後續將面對大量電池淘汰問題,若沒有回收機制,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危害。台塑集團旗下台塑新智能1日宣布,完成建置全台第1座整合前段物理破碎與後段化學萃取的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可提煉出電池級的碳酸鋰,可直接用於鋰電池再製,不但有效回收,還成了「城市採礦」。

一般而言,電動車鋰電池在平均使用約8至12年後,電池續航力會顯著下降,使用者或車廠就會換掉電池,而三元鋰電池的正極鋁箔上有鋰、鈷、鎳、錳等材質,鋰鐵電池的正極鋁箔上則是鋰、鐵等材質。

台塑新智能表示,面對全球儲能與電動車迅速擴張帶來的大量汰役電池,稀貴金屬回收再利用是全球供應鏈韌性與資源安全關鍵戰略,政府也希望讓高價值、具供應風險之金屬資源留存國內,強化台灣在全球能源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鋰電池後端回收處理是當務之急,據環境部統計數據,目前國內廢棄鋰電池約28.3%直接輸出海外,其餘71.7%於國內處理成黑粉後,其中90.3%再度出口,最終僅9.7%留在台灣使用,造成高價值金屬資源大量外流,極為可惜。

王瑞瑜表示,台塑新智能秉持「能製造就要能回收」的理念,已超前部署回收系統,完成全台首座涵蓋前段物理破碎與後段化學萃取之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先透過物理處理從廢棄電池提取出黑粉,再利用化學製程將黑粉萃取純化並分離出稀貴的碳酸鋰及其他金屬。

示範線更具備驗證及放大能力,已規劃後續量產作業,包括建置廠房與產能佈局,未來承接台塑新智能彰濱電芯廠汰役電池、邊角料與淘汰品,提升台灣電池回收處理能量,強化產業鏈韌性與資源掌握能力。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表示,回收電池透過破碎、篩分與濕式萃取後,產出電池級高純度碳酸鋰,分離回收銅粒與鋁粒,可再製為銅錠、鋁錠、鋁合金等工業材料,其餘副產物如鐵鋁富集物可用於水泥添加,酸處理後黑粉亦可作為冶金助燃劑,從回收端到材料端,可全方位循環再利用。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