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狂嗑剉冰 糖尿病婦人飆血糖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
入夏以來各地屢飆高溫,冰品成了消暑良方,但是吃多了卻可能讓血糖飆高。2歲的糖尿病患者沈女士透過服藥及飲食控制,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6.7%左右(正常值4.0~5.6%),就糖尿病患者而言,還算穩定,日前定期抽血卻飆高到8.1%。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表示,沈女士在今年夏天狂吃剉冰,配料愛加芋圓、巧克力醬等高糖物,可能是禍首,而糖尿病患者還是可以吃冰,但要慎選。
沈女士就診時指出,她覺得今年夏天特別熱,而兒女愛吃剉冰,她也跟著吃,她喜歡葡萄乾、芋圓、地瓜、珍珠粉圓、巧克力醬等配料,為了減低糖量,他還特別請店家將淋上剉冰的糖水減半,她不覺得甜,一天至少吃個2碗,覺得心情上很消暑。
黃鋒榮醫師說,沈女士在其他飲食上沒有什麼大改變,唯一改變是天氣熱愛吃冰,也以為不甜,但根據過去的抽驗結果來看,常見的配料中,葡萄乾、紅豆、綠豆、珍珠、芋圓、蜜地瓜、果醬等的含糖量是很高的,甚至在製作過程中還浸入糖水中,以增加口感,糖尿病患者常在不知不覺中,因冰品飆高了血糖。
黃鋒榮醫師指出,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冰攝取了熱量及糖分,對身體無益,但很多患者又覺得吃冰可帶來心情的愉悅。在眾多冰品中,剉冰是台灣的國民美食,糖尿病患者最好以清冰配上低糖低熱量的配料,在常見的配料中,仙草、愛玉、粉粿及白木耳算是比較低糖低熱量,其他大多是高熱量高糖,也要減少糖漿、果醬及煉乳的添加。
黃鋒榮醫師表示,冰品類型大概有冰淇淋、霜淇淋、剉冰、雪花冰、冰棒、冰沙等,其中,冰淇淋與霜淇淋的主要差異為乳脂肪含量,冰淇淋的乳脂肪含量較高,相較之下,霜淇淋較冰淇淋適合糖尿病患者,不要選擇甜筒,改用杯裝更好;雪花冰是以牛奶奶油混合物的冰磚製作,相比清水製成的剉冰,剉冰較為合適糖尿病患者;在冰棒及冰沙方面,冰沙的體積比冰棒小,熱量會比較高,所以,假如是相同的原料,冰棒較適合糖尿病患者。
黃鋒榮醫師強調,透過冰品與配料的篩選,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減少血糖波動,全台糖尿病患已逾250萬人,不只是吃冰要慎重,其他食物的食用也要遵循醫師及衛教師的建議,畢竟糖尿病的併發症遍及全身,不能不防。
最新健康新聞
-
嘉基愛+1八福公益路跑記者會 邀八位金牌選手與地方首長力挺
(5 小時前) -
遠離癌症不再是口號 彰基免疫療法治癒胃腸科名醫三期癌
(6 小時前) -
南華大學執行嘉縣骨鬆肌少運動營養班計畫成果
(6 小時前) -
第五屆2025台灣醫法實務論壇熱烈展開 聚焦醫療與法律跨領域合作
(8 小時前) -
六旬翁腰痠痛,一檢驚見「12公分腎囊腫」 1手術解決大患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