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6° / 14° )
氣象
2024-09-05 | 匯流新聞網

全台近30萬人陷風險 台灣統計:肌少症害老人死亡率增2倍


全台近30萬人陷風險 台灣統計:肌少症害老人死亡率增2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明年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人人口正式突破總人口數20%,隨著年齡增長,首當其衝的健康影響就是肌肉的加速流失,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簡子軒指出,國內推估有將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但卻有8成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肌少症,台灣統計更指出,肌少症會增加老人死亡率達2.34倍。事實上,只要透過簡單5題自我評估問卷就可及早掌握風險。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肌少症盛行率約為6.8%,換句話說,有將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其中80歲以上男性的罹患率更高達30%。


簡子軒表示,然而,但這些患病者中,有高達8成的人不知道自己罹患肌少症,忽略肌肉的流失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行動能力,連帶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因為肌少症是漸進性肌肉質量減少與肌力、功能下降,是老年人失能的一大主因。


簡子軒說,一般來說,人的肌肉質量約從40歲開始,平均每10年會流失8%,70歲後的流失率增為兩倍,其中以大腿肌肉的流失最為迅速。肌少症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失能,因為肌肉漸進式地流失,患者慢慢會出現無力疲倦、步行困難、跌倒頻率提高等症狀,進而因為肌肉質量減少、代謝變慢,發生肥胖或三高等代謝症候群及併發症,也會因為骨密度的減少而容易骨折。除了影響身體功能及生活品質,台灣統計更指出,肌少症會增加老人死亡率達2.34倍。


要注意的是,簡子軒強調,肌肉量與變胖與否無關,縱使體重持平,也可能是脂肪增加、肌肉減少的狀態,因此不能以體重為判斷標準。肌少症目前無特定藥物可治療,臨床醫師評估後會照會物理治療師和營養師,依據個別狀況進行運動訓練、調整飲食,促進肌肉生成。


簡子軒警告,不少老人家認為吃得清淡,少油、少鹽及少糖就是維持健康的最佳方式,卻忽略蛋白質的補充,無形中提升罹患肌少症的機率,其實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持續保持肌力訓練是預防肌少症的不二法門。民眾在家也可以自行評估肌肉狀態,包括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將小腿最粗的地方圈起來,若手指能夠完全圈住小腿,就可能有肌肉量不夠的問題;以量尺測量,女性小腿最粗的地方小於33cm、男性小於34cm,也可能是肌肉量不足的警訊;最後,也可以使用肌少症風險自評問卷進行檢測,若總分超過4分,即有肌少症的風險,建議就醫評估。



全台近30萬人陷風險 台灣統計:肌少症害老人死亡率增2倍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暖!「韓哥」姜成鎬來台私人行程 直衝馬偕兒童醫院「送車車」


乳癌高峰最新數字「45歲後」! 免費乳癌篩檢明年起上下+5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