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鼻塞、打噴嚏「洗鼻子」有用 醫曝用錯水下場慘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有過敏性鼻炎的民眾不少,一到春天最是難受,花粉、空汙常引發鼻塞、噴嚏不停,鼻水狂流,不少人會借助「洗鼻器」清除鼻腔內髒汙微粒,緩解症狀,不過醫師提醒,常有人因為迷思作怪,誤以為「洗鼻使用自來水就好了」,結果反而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
食藥署今(5)日召開例行食藥安全管理說明記者會,提醒民眾,其實洗鼻器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如裝置內含沖洗溶液或洗鼻鹽,則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使用上有些規定要遵守。
食藥署代理署長林金富表示,透過洗鼻器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可以幫助清除過敏原、灰塵等有害物質,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鼻塞和流鼻水等不適,有助於過敏性鼻炎患者舒緩症狀。不過,須注意操作方式,避免水流過急或過猛,且仍須尋求醫師專業意見及配合治療,才能有效地改善過敏症狀。
亞東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偉誠指出,春天來臨,隨著花粉四散飛揚,加上空氣汙染和霾害問題加劇,鼻腔容易累積灰塵、花粉和細菌,進而引發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症狀。
一般而言,洪偉誠強調,鼻子具有自清能力,無須借助洗鼻器來清除鼻腔內的髒汙微粒,然而,一旦髒汙過多或具傷害性時,可能影響鼻腔黏膜的清除及保護功能。
洪偉誠提醒,民眾常有迷思,認為「洗鼻器會傷害鼻腔?」,但只要正確使用洗鼻器不會傷害鼻腔,還具有能清除過敏原、灰塵和黏液,有助於改善鼻腔健康的效果,關鍵在於食鹽水濃度和水溫。因此,洗鼻鹽水千萬不能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
洪偉誠說,洗鼻器應搭配適溫的生理食鹽水,約30℃至35℃,最好使用蒸餾水、煮沸過的水、過濾水,切勿使用茶水、眼鏡用生理食鹽水;且次數也不是越頻繁越好,建議每天1至2次,反之,過度洗鼻可能引起鼻腔乾燥或刺激。如果規律洗鼻仍無法改善不適,就應找專科醫師檢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他全口多顆深度蛀牙治療仍無改善 「1新選擇」成功恢復牙功能
(46 分鐘前) -
火鍋傷腎地雷大公開!醫授「5大飲食原則」優先選清湯、多吃白蘿蔔
(56 分鐘前) -
桃園衛生局推動健康促進 獲4獎項肯定
(1 小時前) -
春節東石吃烤蚵疑食物中毒!傳6人身體不適就醫 衛生局出手了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