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00護理師不幹走人釀「急診塞爆」? 衛福部秀數字:近3個月人力增加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急診大爆炸,塞滿病人的慘況,一路從農曆春節期間延續到今,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把矛頭指向「沒有護理人力可以顧病人就是無床可用」,表示今年頭二個月已有705名護理人員離職,要求政府檢討低薪勞動條件。不過,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今(12)日指出,急診最大宗的國內醫學中去年12月到今年2月,三個月的護理人力都是成長的。
流感、諾羅病毒一起發威,衛福部統計,今年農曆春節假期,初二(1月30日)全國急診就醫人數衝上高峰,湧入多達4.5萬人次,寫下最高紀錄,即使在初二急診高峰過後,春節後每日急診仍超過2萬人次。衛福部2月8日就趕緊找來各大醫學中心瞭解狀況,研商可能因應對策。
陳玉鳳是在臉書發文,強調急診患者無床,甚至只能躺地接受CPR的消息令人感傷,可是完全不意外,因為護理人員的離職潮,在2024年12月(381人)和2025年初(324人)就發生了。認為低薪、超時過勞、加班費不給、護病比過多、高風險、高壓力、跨科調動支援等狀況依然沒有改善,政府卻沒有作為。
蔡淑鳳今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目前急診壅塞與護理人力沒有直接關係,因為衛福部每月動態監測資料顯示,急診最大宗的醫學中心,去年12月的護理人力有3676人、今年1月則有3667人、2月迄今也有3928人,同期來比的話,有急診的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護理人力都是增加的,只有地區醫院有減少。
蔡淑鳳表示,國內護理人力流動其實是常態,人力的進或出、增或減,每個月都有異動,而衛福部觀察十幾年下來,發現主要有兩大季節性,一是畢業季、新進護理人力挹注的常態性增加,約落在每年9月到11月;相反的,常態性減少則出現在每年12月跟3月,農曆春節前後,有可能是歲未年終拿了年終、職涯異動。
蔡淑鳳強調,去年護理人力增加最為明顯的就是醫學中心,目前急診的壅塞,最大原因還是流感跟諾羅病毒等傳染病因素。
照片來源:南投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元宵節吃元宵!元宵、湯圓成分相似 食藥署:製程不同
(18 分鐘前) -
B、C型肝炎併發代謝異常死亡風險及罹癌機率高 臺大醫院治療預防新研究 榮登頂尖國際期刊
(32 分鐘前) -
日本3嬰兒染「伊科11型」腸病毒亡!伊科11型的症狀、併發症、有疫苗預防嗎?
(48 分鐘前) -
提升偏鄉區域資源整合照護試辦計畫 成果豐碩落實醫療平權
(1 小時前) -
迷走神經自我檢測與療癒聖經 為壓力與病痛找到解方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