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B、C肝炎出現「一狀況」 台大醫院最新研究:死亡風險馬上翻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慢性B型、C型肝炎盛行率高,讓肝病一向有台灣「國病」之稱,台大醫院今(12)日公布最新兩項研究成果更發現,B肝患者若同時合併有代謝症候群,死亡風險將飆升2倍以上;而C肝病患就算已完全痊癒,如果有代謝異常脂肪肝病,罹患肝癌的風險仍是沒有代謝異常脂肪肝病者的3倍之多。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領導的肝炎團隊是針對院內一萬餘名B肝患者,進行長達15年的資料追蹤分析,具體建議患者應早期針對代謝異常進行藥物或生活方式的干預,並定期進行肝細胞癌篩檢。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在國際頂尖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蘇東弘表示,研究結果發現,若患者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代謝異常,會顯著增加死亡率,且合併的代謝異常越多,死亡風險越高。如果同時合併三種以上代謝疾病,死亡風險將達兩倍以上;且研究指出,就算是後續才新發糖尿病、高血壓,體重失控者,死亡機率同樣會增加。
蘇東弘說,在多種代謝異常中,又以糖尿病對B肝患者的危害最為顯著;若糖化血色素(HbA1c)超過8.0%,這些B肝病人的肝病死亡風險為控制在6.0%以下者的四倍,B肝患者除了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與肝臟超音波外,更應同時留意代謝症候群情形,一旦發現血糖、血壓、體重異常,務必儘速就醫檢查治療、調整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特別的是,研究意外發現,若B肝患者僅有單純脂肪肝,未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其他代謝異常,則其長期死亡風險反而下降約5成。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黃上秦說,但C肝病患若是合併其他肝臟疾病,仍可能使肝臟疾病惡化而導致相關併發症與死亡,即使是接受過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的病患也是一樣。
研究團隊強調,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代謝異常,對肝病患者的健康有重大影響,因此,病患除了治療肝炎病毒外,更要及時管理代謝症候群、維持健康體重與飲食習慣,並定期追蹤肝功能,才能有助於減少肝硬化、肝癌等併發症風險。提醒民眾一旦出現血壓、血糖、體重或血脂異常,務必及早就醫,配合醫師建議做好生活調整與治療。
照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逾700護理師不幹走人釀「急診塞爆」? 衛福部秀數字:近3個月人力增加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B、C型肝炎併發代謝異常死亡風險及罹癌機率高 臺大醫院治療預防新研究 榮登頂尖國際期刊
(34 分鐘前) -
日本3嬰兒染「伊科11型」腸病毒亡!伊科11型的症狀、併發症、有疫苗預防嗎?
(50 分鐘前) -
提升偏鄉區域資源整合照護試辦計畫 成果豐碩落實醫療平權
(1 小時前) -
迷走神經自我檢測與療癒聖經 為壓力與病痛找到解方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