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鎖門、固定數字儀式… 33歲男為此丟工作!原來強迫症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反覆鎖門、固定數字儀式,33歲的張先生(化名)從高中起,便有強迫思考與行為的困擾,甚至嚴重到放棄工作、社交退縮、生活漸趨封閉,一開始以為自己只是太敏感、又愛鑽牛角尖,直到看見網路上的衛教文章,第一次覺得「這可能是病」,勇敢就醫後已能坦然說出「我有強迫症,正在接受治療」。精神科醫師強調,強迫症不是單靠意志力就能克服的,往往需要正確的確診與協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OCD)是一種精神健康問題,其特徵是反覆出現令人苦惱的念頭(強迫性思考)與重複行為(強迫性行為)。這些行為雖然可以暫時紓解焦慮,卻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干擾日常生活。
根據統計,強迫症盛行率約占1%到2%,多在青少年時期開始發病,可能隨著內外壓力變化而起伏。
唐守志說,與之相似但不同的「強迫性人格疾患」則為一種人格特質障礙,常見於2至7%的人口中,特徵包括:過度完美、固執、無法放鬆與工作狂傾向。值得注意的是,兩者雖為不同診斷,但在臨床上常有30%到40%的共病率,強迫症患者可能同時具有強迫性人格特質,使得治療更具挑戰。
唐守志提醒,若未及時處理,強迫症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造成個體陷入長期苦痛之中。它涉及大腦某些區域與血清素系統的功能異常,並且也與內在潛意識衝突有關,強迫症的治療不僅在消除症狀,更需要去了解症狀對人來說的意義,患者並非意志薄弱,也不是道德失常,他們只是需要正確的診斷與協助。
唐守志說,強迫症不該被視為個人軟弱的表現,而是可以被了解、被治療的精神健康議題。若發現自身或身邊的人正面臨類似困難,請勇敢求助。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不只天氣冷可能中風! 醫曝4主因:脫水也易形成血栓
(1 小時前) -
科技業男「重度睡眠呼吸中止」合併三高 減重手術30公斤改善
(2 小時前) -
認識「海獸胃線蟲症」,食用海鮮有撇步
(4 小時前) -
高醫兒科團隊首創人工智慧情境教室 精準診斷過動症
(4 小時前) -
反覆鎖門、固定數字儀式… 33歲男為此丟工作!原來強迫症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