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中生「一天乾1杯以上」比率升 4成人飲酒全因親友帶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月9日是「台灣無酒日」,但衛生福利部的調查結果卻揭露警訊!國民健康署今(7)日指出,最新調查發現,國內國高中生的飲酒率雖然下降,但一天喝1杯以上的比率,國中生卻出現上升,且有超過4成國、高中生均受親友影響而飲酒。國健署警告,青少年仍在發育階段,飲酒的年齡越小,越容易增加成年後的危險行為或酒精相關疾病的風險。
根據國健署112年青少年吸菸暨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過去30天內飲酒率,國中生為11.4%,較110年14.1%降低;而高中職生為30.4%,較110年30.6%降低。
另外,調查同時發現,過去30天內,有喝酒的日子中,通常一天喝1杯以上的比率,國中生為65.5%,較110年63.3%略升;而高中職生為75.4%,較110年76.3%下降。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健署進一步分析顯示,平常喝酒的原因,國中生及高中生皆為「因家人、朋友及同學或其他人喝酒,而跟著喝酒」(皆占44.7%),顯見拒酒文化更應由生活周遭的家庭及學校落實,建立無酒精的支持性環境並培養孩子拒酒之生活技能。
尤其,家長在過節聚餐時應避免飲酒過量,以茶或無酒精飲料代替,以身作則!國健署強調,民眾應實踐「無酒、節酒、零酒精」概念,從日常生活中培養拒酒文化,不讓孩子接觸或看到飲酒,減少青少年因好奇想嘗試飲酒,以降低青少年飲酒率及未來對酒精的依賴風險。
國健署指出,青春期是行為改變及大腦建構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大腦特別容易受到酒精的影響,早期飲酒不僅會與成年後更高的飲酒頻率與酒精攝取量有關,也會增加酒精依賴、心理健康和社會危害的風險。研究指出,在14歲之前開始飲酒的人對酒精依賴性為20歲以後開始飲酒者的4倍。
國健署呼籲,青少年應避免或停止飲酒,並儘可能不飲酒或延後飲酒的年齡,選擇以茶水代酒,不出入可能出現飲酒的聚會場合,或改以其他娛樂或運動等方式,達到自我管理避免飲酒,保護自身健康的權益。教師、家長及親友們,為了孩子的健康及安全,也應主動與孩子對話,提醒飲酒對身體和行為的影響及如何避免喝酒,防止受到同儕影響而接觸酒精飲料,並以身作則,不讓孩子接觸到酒品,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喝酒。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升溫重症+33、死亡+4 中部4歲女童「4月咳到5月慘變重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
《康健》雜誌千人調查揭自費醫療真相:價格高但多數人仍願嘗試
(7 小時前) -
輔英科大護理系 加冠白衣天使啟航
(7 小時前) -
中榮埔里分院「AI內視鏡系統」揭牌啟用 揪出腸道早期病灶
(8 小時前) -
食道癌死亡、新發個案 高達9成都是男性!3危險因子一定要盡早戒除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