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1° / 17° )
氣象
2025-02-15 | 周刊王

無糖飲料也要洗!別只用「清水」洗保溫杯 網友自曝因此出現多顆發炎性瘜肉

無糖飲料也要洗!別只用「清水」洗保溫杯 網友自曝因此出現多顆發炎性瘜肉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現在有不少民眾都有隨身攜帶保溫杯的習慣。但與此同時,不少民眾認為,只要是喝無糖飲料,保溫杯就可以不用清洗,或是只用清水洗,目前有網友自曝,自己就因此讓自身嘗到出現多顆發炎性瘜肉。

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有網友在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平時習慣使用保溫瓶裝茶類飲品,而且經常放置隔夜後僅以清水沖洗保溫杯。而過去一年,自己頻繁腹瀉,雖然服藥後症狀得以暫時緩解,但很快又復發,無法根治。

後經醫師建議後,該名網友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醫師發現網友的腸道因長期發炎而產生多顆瘜肉。追溯源頭,這才發現,問題的根源竟是長時間未徹底清潔的保溫瓶。

而網友的經歷也並非是特例個案,美國一名19歲的女大學生Kae(Kae)也曾在TikTok表示,自己在半年內4度被送往急診室搶救,而追溯源頭,發現造成自己生病的原因,竟是保溫瓶內未清理乾淨的矽膠片長霉。

家醫科醫師陳崇賢(Chen Chung-Hsien)指出,飲用水本身並非完全無菌,加上瓶口經常與嘴巴接觸,甚至可能混入食物殘渣,若僅以清水沖洗而未徹底清潔並晾乾,容易滋生「生物膜」。這種生物膜是由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聚集,會附著在物體表面,例如牙菌斑即是一種生物膜的表現,而除濕機水箱內那層滑膩的黏膜也是生物膜的典型例子。

對於如何正確清潔保溫瓶,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建議,應使用清潔海綿與杯刷,搭配適量洗碗精徹底刷洗,並確保連同瓶蓋上的矽膠條也一併拆開清潔,最後再晾乾。若保溫瓶長期使用後出現生鏽或刮痕,應立即更換,以免影響健康。

顏宗海也提醒,部分民眾有將熱水或熱飲放入保溫瓶過夜,隔天飲用的習慣。顏宗海解釋,液體溫度下降至60至70度時,正好進入細菌大量繁殖的「危險溫度帶」,若長時間未飲用,可能導致細菌滋生。因此,顏宗海也建議,保溫瓶內的熱飲應盡量在1至2小時內喝完,以確保飲品衛生安全。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