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7° / 26° )
氣象
2025-04-24 | 周刊王

台灣人「提早退休」恐加速衰老 研究揭背後原因:公務員影響輕

台灣人「提早退休」恐加速衰老 研究揭背後原因:公務員影響輕
研究指出,退休時間若過早,恐加速身體機能衰退。(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許多民眾嚮往「財富自由」與「提早退休」,但最新研究指出,退休時間若過早,恐加速身體機能衰退,尤其在男性、收入較低或自營業者族群中更為明顯。不過公務員群體提前退休者,卻未明顯衰弱,甚至部分人健康狀況有所改善。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吳其炘帶領的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逾177萬筆就醫數據後發現,相較於持續工作者,提前退休者的「多重疾病衰弱指數(mFI)」上升幅度更大,顯示身體衰弱速度顯著增加。

研究定義所謂「早退」為65歲前失業且未再就業,調查對象為2010年至2021年間,年齡介於45至64歲的早退者,並以相同人數的在職者作對照。結果指出,退休年齡越早,身體衰弱速度越快,特別是在55歲前即退休者,健康狀況下降更為明顯。

此外,研究也發現性別與收入為關鍵因素。男性離開職場後整體活動量及社交參與下降幅度較女性大,導致健康狀況退化更快;收入較低者因經濟拮据,退休後生活品質下降,也加重健康惡化的風險。該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引發各界對退休政策與高齡健康議題的關注。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5歲前的勞動參與率約達80%至90%,與鄰近國家相當,但55歲後迅速下降,至60至64歲僅剩約40%,而韓國與日本仍能維持在60%以上。進入65歲後,台灣僅不到10%民眾持續工作,遠低於韓國的約40%與日本的20%至30%。

從職業類別來看,農漁業者、私人企業員工及自營工作者,在提前退休後的健康退化風險最高;反觀公務員群體,儘管也屬於提前退休者,卻未顯示明顯衰弱,甚至部分人健康狀況有所改善。吳其炘推論,可能與公務員在職期間經濟與健康條件較佳,以及退休後具備完善的退休制度與穩定經濟保障有關。

吳其炘提醒,退休生活的型態與規劃對健康影響甚鉅,若未妥善安排日常行程與社交活動,可能導致失去規律生活與身體活動量,健康因而出現惡化。民眾若有提早退休計畫,應盡早規劃生活步調,避免僅憑模糊構想如「去山上生活」、「做園藝」等,否則恐難實現理想退休人生。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