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 周刊王

台灣人每年失眠用藥需求超過10億顆。(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台灣人狂吃安眠藥「1年破10億顆」 女主管腦霧半夜煮飯「隔天沒記憶」

[周刊王CTWANT] 許多台灣人都有睡眠障礙,只能仰賴藥物幫助入睡。根據統計,全台每年失眠用藥需求超過10億顆,卻也引發問題。有一名40歲科技公司女主管,兼顧家庭和工作,長期要吃安眠藥才睡得著,沒想到藥效隨著時間遞減,出現「腦霧」現象,甚至半夜起床煮東西也不記得,嚇得趕緊求醫。
收治病人的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案例,這名女主管白天帶領團隊衝業績,晚上得照顧公婆和2名學齡子女,長期壓力讓她喘不過氣,原本只是偶爾難以入睡,後來惡化為整夜淺眠、頻繁做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最後開始吃安眠藥。不過藥效愈來愈差,劑量也愈加愈重,還出現「腦霧」現象,連自己半夜到處廚房煮東西吃,隔天卻完全沒印象。
楊聰財說明,臨床上常見的助眠藥物主要分為2大類,包括苯二氮平類(BZD類)與Z-Drug類。前者主要透過加強體內抑制大腦活性,達到鎮靜、放鬆的效果;後者作用於特定神經受體,可以加速入睡,減少宿醉感。
雖然這類助眠藥能幫助入睡,但長期使用容易成癮,臨床上也發現,患者使用後恐出現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另外,還可能出現較複雜性的睡眠行為,如夢遊、無意識下床吃東西等,相關用藥務必經過醫師評估。
楊聰財提醒,根據精神醫學標準,若失眠持續超過3個月,且影響到生理、心理或社會功能,應該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找出根本原因並對症治療。實務上,若連續超過1周睡不好,就會出現腦袋混沌、注意力下降及判斷力錯誤等情況,應盡早諮詢專業醫師。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薑湯防感冒、抗發炎?醫揭生薑食用禁忌:出現「這些症狀」先別吃
(15 分鐘前) -
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這種「無咖啡因茶」也要避免!醫推3種飲料代替
(15 分鐘前) -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45 分鐘前) -
「吃魚油」能改善孩子ADHD症狀? 醫曝真實效果
(5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