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 周刊王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今天出席「社區藥局好厝邊,用藥安全齊把關」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圖/林則澄攝)
50歲男動陰莖手術奪命!藥事漏洞成隱憂 食藥署:管制藥品使用須持登記證

[周刊王CTWANT] 台北市一名50歲男子因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擴大手術」不幸死亡,經地方衛生單位稽查後,發現該機構在藥事管理上存在缺口。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今(25)日指出,台灣管制藥品依法分為4個等級,任何醫療院所與醫事人員均須持管制藥品登記證才可從事購買、製造,或為患者開立處方箋及調劑等行為,食藥署也會據機構所申報的資料,與各縣市衛生局每年稽查,若有發現違規情事,將依法處分。
針對近來多起自費醫療致死案,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此前提到,許多診所並未建立正規藥事流程與紀錄制度,可能使得藥品來源、儲存與使用情形存在漏洞,讓患者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王德原今天出席「社區藥局好厝邊,用藥安全齊把關」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提到,台灣管制藥品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規定,分為第一、二、三、四等級,其中一至三級管制藥品的成癮性、危害性較高,未經政府核可持有者即為觸法。
王德原說,任何機構從事管制藥品購買、輸入、輸出、製造等行為,須事先向食藥署申請管制藥品登記證,其中醫療院所的醫師、牙醫師及中醫師等醫事人員,也得在有登記證的前提下,才可為患者開立專用處方箋,藥師得據醫事人員指示依處方箋調劑。
王德原表示,相關機構及醫療院所一旦合法持有管制藥品後,須每天登記用量及庫存等資訊,並定期向食藥署申報,食藥署也會據機構、醫療院所所申報的資料,聯合各縣市衛生局每年稽查,若有發現相關違失情況,會再依法進行處分,以確保民眾用藥安全。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生日快樂恐變「細菌派對」 研究:吹蠟燭讓蛋糕細菌最高增逾120倍
(3 小時前) -
「有你們真好」 彰化得憶園啟用溫暖失智家庭
(3 小時前) -
104公斤瘦到53公斤!個管師靠毅力逆齡成功
(4 小時前) -
健保通過「假日急症中心」11月六都開辦 醫師津貼一班最高2萬
(5 小時前) -
研究:孕婦社群媒體使用量增!負面影片頻繁推送 恐加劇孕期焦慮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