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 ENews新聞網
流感來襲!這樣吃增加抵抗力 一分鐘了解新冠、流感、感冒的差異
隨著季節變換,流感病毒再度肆虐,尤其在幼兒園和國小間傳播迅速,讓家長們憂心忡忡。除了接種疫苗,飲食調整也是提升免疫力、加速康復的重要策略。以下是一些有助於流感患者恢復的飲食建議:
流感患者的飲食指南
1. 多補水:每天攝取2,500c.c.至3,000c.c.的水分,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除體內毒素。
2. 補充電解質:適量補充電解質有助於維持體內平衡,減輕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3. 食用軟質食物:如南瓜、地瓜、馬鈴薯泥等,對於喉嚨痛的患者來說,這些食物易於吞嚥且能提供必要的營養。
4. 補充蛋白質:鮭魚、雞蛋、豆腐和雞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不僅能提供飽足感,還能幫助修復組織,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5. 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如營養牛乳、毛豆、蛋黃和地瓜,這些食物在胃口不佳時能提供高效的營養補充。
6. 抗發炎食物:鮭魚、鯖魚、藍莓和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降低發炎反應,促進免疫細胞的活性。
7. 補充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和柳丁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強化免疫功能,幫助細胞修復,加速體力恢復。
▲ 抗流感必備營養素,這樣吃就對了。(圖/高敏敏營養師)
新冠、流感與感冒的差異
在病毒肆虐的時期,辨別新冠、流感和一般感冒的症狀至關重要:
- 新冠病毒:高燒持續3至5天,伴隨喉嚨痛、鼻塞、全身痠痛、腹瀉及嗅味覺喪失。併發症可能包括腦炎和神經症狀,痊癒期約3天至2週,全年皆有流行風險,傳染性極高。
- 流感:高燒持續3至4天,症狀包括肌肉痠痛、疲倦,可能伴隨腹瀉和嘔吐。併發症有肺炎和心肌炎等,痊癒期約1至2週,冬季較為流行,傳染性高。
- 一般感冒:較少發燒,若有發燒通常1至3天,症狀包括喉嚨痛、咳嗽、鼻塞和流鼻水。併發症少見,痊癒期約2至5天,全年皆有可能發生,傳染性不一。
▲ 辨別新冠、流感和一般感冒的症狀差異。(圖/高敏敏營養師)
日常營養補充,提升免疫力
為了增強抵抗力,日常飲食中應注意以下營養素的攝取:
- 維生素C:每天至少攝取兩份新鮮水果,如芭樂、柳丁和奇異果,維持免疫細胞活性。
- 維他命B群:穀類、豆製品和燕麥中富含維他命B1、B2、B3,能促進能量代謝,維持神經健康。
- 維他命E:每天食用一小把堅果,並使用含維生素E的植物油烹調食物,增強免疫系統。
- 維生素D:多攝取乳製品和蕈菇類,並適當曬太陽,提升體內維生素D濃度,降低感染風險。
- 多酚類:多吃藍莓、紅莓等莓果,助抗氧化,調節免疫系統。
- β-胡蘿蔔素:食用黃綠紅蔬菜,如紅蘿蔔和番茄,維護黏膜健康,阻止病原菌入侵。
▲ 流感中標後,7種恢復機方法。(圖/高敏敏營養師)
更多eNews報導
好市多「一年開放一次」非會員入場?業者證實:完成4步驟即可
國1路竹高科段11車撞成一團!小貨車成廢鐵 「2人慘亡」為兄妹關係
最新健康新聞
-
-
嘉灣榮院舉行新春團拜 陳正榮勉勵團隊做榮民眷健康的堅實後盾
(2 小時前) -
H1N1肆虐!高雄流感疫苗剩1.4萬劑 速接種防重症
(2 小時前) -
切勿輕忽流感與新冠! 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防護
(2 小時前) -
日本流感「愛子公主」也確診!專家建議出遊「2週前」打疫苗 勿忘投保異狀即就診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