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曝「罹癌前10大身體警訊」:你常沒自覺! 一直咳嗽、頭痛頻率增加注意
「為什麼罹癌,常常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其實癌症在你身體內形成,不會是一天形成的,這些腫瘤早已在你體內存在一段時間了。而你自己的身體,也嘗試透過很多症狀警訊告訴你,你通常不在乎,一直等到症狀變嚴重,身體支撐不下去,你才去看醫生,這個時候,通常已經發生轉變了!
罹癌,不是一日發生
重症醫師黃軒指出,癌症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由於長期累積的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暴露及基因變異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吸菸、酗酒、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以及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有毒化學物質或紫外線等環境危害。此外,一些慢性疾病發炎、病毒感染(如HPV和B肝炎病毒)以及家族遺傳基因的變化也可能進一步增加癌症風險。
這種複雜的過程往往在持續多年,從最初的細胞基因突變到最終形成惡性腫瘤,期間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有了警訊,你也不知道,常常到了醫生前面,已經是晚期癌症了!
癌症前 身體可能出現的十大警訊
1、持續性發熱
長期發燒且伴隨乏力、食慾不振,可能是血液腫瘤的早期徵兆,例如白血病或淋巴癌。這類發燒通常無法通過普通抗生素治療緩解,且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如體重減輕、夜間盜汗或反覆感染。
由於血液腫瘤會影響免疫系統和血細胞的正常功能,導致身體難以抵抗感染,因此發燒成為一個重要的警訊。若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建議及早就醫,進行血液檢查或骨髓活檢,以便確定病因並及早治療。
2、口腔潰瘍不癒合
若舌頭白斑或口腔潰瘍持續不癒,尤其是「超過兩週以上」,並伴有疼痛、出血或感覺異常,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徵兆。這種情況通常不會因一般的抗發炎藥物或局部治療而改善,並且可能伴隨局部組織的增厚、硬結或腫塊。
長期吸菸、飲酒、不良口腔衛生或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等都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若發現此類症狀,應立即尋求口腔科或頭頸外科醫生進行檢查,可能需要活檢確診以排除惡性病變
3、吞嚥困難與哽噎感
若出現持續的吞嚥困難,特別是進食固體食物時感覺哽噎,且伴隨胸骨後脹痛或燒灼感,需提高警覺,這可能是食道癌的早期徵兆。隨著病情進展,症狀可能加重,逐漸影響液體食物的吞嚥,甚至引起體重下降、反酸、嘔吐或聲音嘶啞。
吸菸、酗酒、長期胃酸逆流(胃食道逆流病)以及某些飲食習慣(如攝取過燙的食物)都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若有上述症狀,應及早進行內視鏡檢查及活檢,以確保早期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4、體重快速下降
體重在短時間內不明原因地迅速減少,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警訊。這種情況可能與惡性腫瘤、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有關。惡性腫瘤(如胰腺癌、胃癌或肺癌)會消耗大量的身體能量,同時分泌一些影響代謝的物質,導致體重迅速下降。
若體重減輕同時伴隨其他症狀,如食慾不振、疲勞或慢性疼痛,應特別警惕癌症的可能性。建議儘快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以及針對高風險器官的專項檢查,以排除潛在的重大疾病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5、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
停經後或非經期的陰道出血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症狀,特別是當出血沒有明顯原因時,這種異常出血可能與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其他婦科腫瘤有關,也可能是癌前病變的信號。
除了惡性病變外,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或激素失衡也可能導致類似症狀。然而,停經後的任何陰道出血都應視為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就醫進行婦科檢查,包括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活檢或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並確保早期診斷和治療。
6、頭痛惡化
如果頭痛的頻率或強度逐漸加重,且伴有噁心、嘔吐或其他神經系統異常症狀(如視力模糊、肢體無力、行動不穩或語言困難),需要高度警惕腦腫瘤的可能性。腦腫瘤可能因腫塊壓迫周圍組織或引發顱內壓升高,導致上述症狀。特別是早晨頭痛較為明顯,並且在改變體位後加劇,這是一個需要立即就醫檢查的危險信號。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MRI)或電腦斷層掃描(CT),以確定病因,並及早採取治療措施,以減少腫瘤對大腦的損害和進一步的神經功能影響。
7、淋巴結腫大
若淋巴結長期腫脹且無明顯疼痛,並伴有觸感硬結或固定不動,需高度警惕,這可能是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腫瘤的早期徵兆。正常情況下,淋巴結腫大多與感染有關,通常會伴隨發熱或疼痛,且在感染消退後逐漸縮小。然而,若腫大持續數週以上且無法消退,特別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應考慮進一步檢查。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超音波、血液檢查或淋巴結活檢,以排除惡性病變。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改善預後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惡性淋巴瘤等進展迅速的腫瘤中。
8、排便異常
排便形狀或頻率的持續改變,特別是糞便帶血、持續腹瀉或排便困難,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徵兆。這些異常通常表現為糞便變細、顏色變深(如柏油樣便)或混有鮮血,同時可能伴有腹痛、腹脹或未排淨感,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家族史以及慢性腸炎等。
若持續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早進行糞便隱血檢查(FOBT)、大腸內視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以確定病因並排除腫瘤的可能性。早期發現與治療能顯著提高生存率,降低疾病的進展風險。
9、咽喉疼痛或聲音嘶啞
若持續出現咽喉疼痛或聲音嘶啞,且無明顯感染或其他原因(如感冒或過度用聲),應提高警覺,可能與甲狀腺癌或喉癌有關。甲狀腺癌通常伴隨頸部腫塊或吞嚥困難,而喉癌則可能表現為聲音改變、吞嚥疼痛或呼吸困難。
吸菸、飲酒過量、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均可能增加喉癌的風險。若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且無改善,建議盡快就醫,進行頸部超音波、喉鏡檢查或活檢,以確定病因並及早治療。早期診斷是提高預後的關鍵。
10、持續性咳嗽
長期反覆咳嗽(持續超過兩週),尤其是常規治療無法改善時,應警惕肺癌的可能性。若伴隨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痛或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這些症狀更需引起重視。肺癌早期的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與慢性支氣管炎或感染混淆,但持續性咳嗽是其重要警訊之一。
吸菸、長期接觸二手菸、空氣污染以及職業暴露(如石棉或放射性氣體氡)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若有上述症狀或風險,建議及早進行胸部X光或CT掃描,必要時進一步檢查以確定診斷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早期發現可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癌症不可能一天形成 早發現早治療
黃軒強調,癌症的防治,本來就需從「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著手。定期健康檢查是降低癌症風險的關鍵,當你的身體出現上述警訊時,你應立即就醫。
從單一癌細胞開始,腫瘤需要達到約 1 cm 3(10億個細胞) 才能通過影像學檢測到。而這樣大小的腫瘤大約需要至少30次以上的細胞分裂,這些通常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和腫瘤伴隨很多年了,在你未被診斷岀來之前!因此,自己罹癌,自己先救,醫生才能救!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兒童罹癌了,會知道自己病況嗎?醫解答一聽沉默了 害童「1元凶」家長快戒
·研究提「7項生活建議」有效降低罹癌率!吃就佔逾半 台灣人超愛1飲品快戒掉
最新健康新聞
-
蛇年不蜿蜒!防食品中毒注意份量營養均衡
(7 小時前) -
國內腸病毒疫情下降 請民眾落實良好衛生習慣
(8 小時前) -
南投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 春節不停歇
(8 小時前) -
台灣人吃鍋「2行為」快戒! 醫曝致命原因:碰過很多
(9 小時前) -
嘉義市慰勞春節值勤醫事人員 送上新年祝福與致敬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