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又乾又癢,快改掉這5個壞習慣! 第3點99%的人都犯
有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乾癢難耐前往中醫門診,表示她已持續兩週出現雙手、雙腳皮膚乾燥粗糙,手部有抓痕,小腿前側則佈滿暗紅色的不規則龜裂,並伴有輕微脫屑。經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診斷後為「血虛風燥型濕疹」,須採以當歸飲子加減治療,加入桃仁和何首烏養血活血,薄荷、蟬蛻疏風止癢。經過兩週調理後,搔癢症狀已大幅改善,持續門診調養三個月後,症狀完全穩定且未再復發。
康醫師提醒患者,平日應避免辛辣飲食、多塗抹乳液保濕、避免洗澡水溫太熱,以降低症狀復發的風險。
為什麼冬天皮膚特別容易乾癢?需要知道的關鍵真相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許多人開始感到皮膚乾癢,甚至脫屑、龜裂或發炎。康涵菁中醫師指出,這種情況在冬季尤其常見,主要集中在四肢外側、小腿前側和手部尤為明顯。這類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缺脂性皮膚炎」或「乾燥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多發於中老年人和小孩。
康涵菁中醫師解釋道,皮膚角質細胞通常依賴汗腺補充水分,皮脂腺分泌油脂則有助於防止水分散失。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功能減退,乾冷空氣則進一步加速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結果,不僅皮膚易癢,還可能因抓癢過度引發感染。
用對法才有效!中醫「養陰潤燥」破解冬季乾癢秘方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皮膚油脂不夠通常與「陰虛」有關,治療以「養陰潤燥」為主。她常使用何首烏、生地、百合和麥門冬等中藥進行調理,針對皮膚嚴重搔癢發炎者則加入知母、石膏、黃芩和黃連等清熱解毒。她還推薦患者多食用養陰補血的食物,如木耳、水梨、蓮藕、百合和桑葚,這些食材能滋陰潤燥,減少乾燥症狀。
同時,她建議這類患者避免食用如薑母鴨、麻辣火鍋等燥熱食物,以免加重陰虛體質。此外,穿著方面也應避免較厚毛衣等不透氣材質,選擇棉質衣物避免引發皮膚搔癢。
冬季乾癢高發五大地雷 從小細節開始呵護肌膚健康
除了中醫治療,康涵菁中醫師特別強調日常保養的重要性,並提出五大建議來預防乾癢問題:
推薦茶飲:百合杏仁養陰茶
康涵菁中醫師特別推薦了一款有助於緩解冬季皮膚乾癢、簡單又有效的養陰茶飲:
材料:杏仁8克、百合5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用小火再煮10分鐘,過濾後即可飲用。
功效:杏仁、百合養陰潤燥,生甘草清熱解毒,薄荷疏風止癢,能有效緩解皮膚搔癢症狀。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天冷皮膚乾癢,保濕擦「乳液、乳霜or油膏」好?專家揭選擇關鍵 個別用途曝
·手凍到又紅又癢,千萬別泡熱水! 專家教正確「護理4步驟」:手濕不要用擦拭的
最新健康新聞
-
-
流感奪命病例攀升 醫提醒預防重症必做這件事
(6 小時前) -
流感疫苗就位!東縣2/20開打
(7 小時前) -
治療攝護腺肥大新選擇 嘉義長庚引進UroLift療法
(7 小時前) -
不只感冒!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肺癌等 如何區分?4重點醫師評估必問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