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就能早期揪出阿茲海默症?台韓研究準確率飆93%,診斷進入新時代!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當記憶開始變得模糊、常忘東忘西,許多人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阿茲海默症」。這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的不只是長者本身,對家人、照護者來說更是一場漫長的挑戰。
過去要確診阿茲海默症有種兩方式,一種是侵入性的抽取腦脊髓液來檢查,另一種則是費用昂貴的正子斷層掃描,因此不容易普及,也讓許多人喪失了治療的黃金期;但現在有一項全新技術,有機會讓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變得簡單、快速又準確——只要抽血就行了。
抽血即可得知類澱粉蛋白的沉積
這項突破來自臺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的國際合作,研究結果令人振奮:透過檢測血液中的「磷酸化 tau 蛋白(p-tau)」,特別是「p-tau217」,就能精準判斷大腦內是否有阿茲海默症的典型變化——類澱粉蛋白的沉積。更令人驚喜的是,這項血檢的準確率高達93%,效果遠勝傳統的血檢方式,也減少了使用昂貴的正子掃描(PET)的需求。
這樣的發現,不只是醫學上的大突破,更為「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帶來全新希望。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表示,阿茲海默症若能及早診斷,除了可以開始藥物治療延緩惡化,也能及早進行生活調整與照護規劃,大大提升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阿茲海默症不只是「老了自然會得」,一些生活習慣也會影響發病風險,例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缺乏運動、營養不均,以及與人互動減少,都是潛在的風險因子。
新藥幫助清除類澱粉斑塊,延緩病情惡化
傅中玲指出,目前美國 FDA 已經核准多種針對類澱粉蛋白的抗體新藥,這些藥物可以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幫助清除大腦內的類澱粉斑塊,有機會延緩病程發展。因此,配合這項高準確度的血液篩檢工具,未來不只能更快找出高風險族群,也讓治療可以更即時、更有效。
榮總團隊也強調,他們將持續投入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研究與臨床應用推廣,期盼未來這項血液檢測能真正進入健檢與臨床日常,為全台、甚至全球的失智症防治工作注入一劑強心針。
如果你或家中長輩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難集中、學習新事物變困難等狀況,別輕忽!提早就醫、安排檢查,是守護腦部健康的第一步。未來若血液檢測能正式普及,定期篩檢也可能成為你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喔!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希臘長壽島幾乎沒人失智!專家曝「常喝2飲料」是關鍵 還有助血糖控制
.搞懂失智症,出現這10個徵兆是警訊,別拖了,快去看醫生
最新健康新聞
-
-
知名品牌也有!調查51種牙膏「90%含鉛」 65%含有劇毒物
(1 小時前) -
30歲男「頭髮一把把掉落」以為雄性禿 醫師一看是梅毒!
(1 小時前) -
老翁嚴重鼻塞求助 醫師從鼻孔內抽出「一大坨」
(1 小時前) -
台大醫院突發「鷹架整排倒塌」 院方曝最新狀況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