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5-18 | 常春月刊

子宮頸抹片檢查出現發炎? 醫師說其實很常見,但「這3件事」你一定要做


子宮頸抹片檢查出現發炎? 醫師說其實很常見,但「這3件事」你一定要做

子宮頸抹片檢查就像是子宮頸的健康小偵探,專門找出有沒有可疑的細胞變化。從2025年元旦開始,政府更大方了,公費範圍擴大到25-29歲女性,每3年可免費檢查一次。不只這樣,35歲、45歲和65歲的女性還多了HPV檢測服務,就是要打擊那個婦科頭號殺手「子宮頸癌」。這樣擴大服務範圍,就是希望能讓姊妹們及早發現問題,把癌症風險降到最低。

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怎麼看?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張瑜芹主治醫師指出,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通常分為正常、發炎或異常細胞變化,醫師會根據報告內容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結果通常需要等個幾天到兩週才會出來,結果主要分為三種情況:正常、發炎或有異常細胞變化。如果結果是正常的,代表目前沒發現問題,按時做定期檢查就好。如果有發炎情況,可能是輕微感染,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治療;如果出現異常細胞變化,可能是HPV感染或癌前病變,這時候醫師會建議進一步檢查,可能是陰道鏡檢查或切片,來確認情況。


子宮頸抹片檢查出現發炎? 醫師說其實很常見,但「這3件事」你一定要做

抹片檢查結果?

1、正常結果:這表示你的子宮頸細胞一切正常,就像健康檢查合格一樣,只需按醫師建議的頻率定期檢查,通常是每三年一次。

2、發炎或感染:可能是細菌、黴菌或病毒引起的,像是身體發出的小警告,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治療或再次檢查確認。

3、異常細胞變化:這可能是輕微變異或癌前病變,需要更仔細檢查,像是做HPV篩檢或陰道鏡檢查(Colposcopy),就像找到可疑物需要進一步調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出現發炎? 醫師說其實很常見,但「這3件事」你一定要做

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炎怎麼辦?

張瑜芹表示,如果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顯示發炎,先不用太擔心,可能只是輕微感染或正常分泌物(Discharge)影響,建議依照醫師指示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檢查結果說「發炎」聽起來好像很嚴重,但其實很多時候只是輕微的細菌或黴菌感染,甚至可能是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影響了結果。醫師通常會根據你的情況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如果你自己沒有感覺不舒服,可能只需要觀察或過一陣子再檢查。如果有異常分泌物、搔癢或異味,可能需要用藥治療。平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但也不要過度清潔(陰道有自我清潔功能),這樣就能減少發炎的機會。


子宮頸抹片檢查出現發炎? 醫師說其實很常見,但「這3件事」你一定要做

發炎處理方式?

1、先確認是否有症狀:如果你沒有任何不適感,可能只是輕微發炎或檢查時的小誤差,按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就好,不用過度擔心。

2、依照醫師建議治療:如果有明顯症狀如異常分泌物、搔癢或異味,醫師可能會開藥治療,按時用藥通常能有效改善。

3、維持良好衛生習慣:穿透氣的內褲、避免穿太緊的褲子、不用刺激性清潔產品,這些都有助於維持陰道健康,減少發炎機會。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預防子宮頸癌,婦產科醫說「這5件事」一定要做到! 這1物最好別碰
·HPV戴套也擋不住!醫:「這些接觸方式」都有風險 3年齡女性可公費檢測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