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 常春月刊
蘆筍「清炒or水煮」好? 農糧署公開「料理關鍵」:營養不流失、口感剛剛好
臺灣主要栽種的蘆筍品種,採收時筍尖呈飽滿抱合狀,口感鮮甜而軟嫩,通常於採收當日便立即配送至消費者或拍賣市場。若採收過遲或已存放多日,頂端便會逐漸出現間隙及分枝,口感也會變得紮實硬脆、帶纖維感,可做為挑選時觀察的主要依據。然而,你吃過蘆筍,那有看過蘆筍植株長怎樣嗎?
蘆筍有分公母 挑選、保存有訣竅
鮮享農YA - 農糧署表示,雌雄異株的蘆筍,雌株通常較為高大,但發莖數較少、嫩莖產量也較低;雄株蘆筍雖較為低矮,但因不結果,故發莖數多、產量較高。農民通常從開花後的花瓣顏色做分別,至於網路流傳公母蘆筍嫩莖的分辨法,其實和「採收時間」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因蘆筍採收後仍會持續生長,購買後若未立即料理,建議以沾濕的廚房紙巾平鋪於直形容器內,並以直立方式放置蘆筍,冷藏可保鮮約2-3日。
這樣料理蘆筍 營養不流失
臺灣常見蘆筍有2種,綠蘆筍味道清甜、富含水份,適合清炒;白蘆筍口感軟嫩、甜度較高,適合水煮。兩者皆含有纖維質、維生素A、B群、C,以及鉀、葉酸、天門冬胺酸等營養。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料理時可把握兩大重點:
1、汆燙別太久:
水滾後汆燙約90秒撈出冰鎮,減少營養流失
2、加點油料理:
加入麻油、橄欖油等,有助於吸收所含維生素A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抗癌蔬菜之王」蘆筍熱量低也防壞膽固醇! 但「4種人」不適合吃太多...腎不好應限制
·綠蘆筍、白蘆筍哪裡不一樣?專家1圖揭「營養價值」 吃了尿尿有異味正常啦
最新健康新聞
-
-
「洗牙太痛」近百斤男狂毆女牙醫 牙醫公會發聲追究到底!
(31 分鐘前) -
拜登攝護腺癌已擴散 台灣發生率上升「這類人45歲後應追蹤」
(58 分鐘前) -
心房顫動「一站式雙手術」降中風風險! 電燒納健保、封堵術可補助
(1 小時前) -
長期腰痠背痛 慎防僵直性脊椎炎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