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後眼前一黑、胸悶喘不過氣?小心缺鐵性貧血上身!
吳先生深蹲起身瞬間,突然眼前一黑、頭暈目眩,還以為遇上地震;陳小姐最近胸口悶、吸不到氣,稍微活動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甚至懷疑是心臟病發。兩人看似無關的症狀,背後竟都是缺鐵性貧血在作祟。
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劉子弘指出,陳小姐經期時血量過多,常在第二天就用掉十多片衛生棉仍滲漏,合併臉色蒼白、眼結膜發白,進一步檢查發現她血紅素僅有 7.8 g/dL、鐵蛋白過低,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經過一個半月口服鐵劑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
什麼是貧血?怎麼判斷是否缺鐵?
貧血定義:血紅素不足,導致氧氣無法有效輸送到全身。
正常標準:
男性:血紅素 < 13.0 g/dL
女性:血紅素 < 12.0 g/dL
貧血常見原因:
女性:月經過多、懷孕、營養不良
男女皆有:腸胃道出血、痔瘡、潰瘍、腫瘤
如何治療?口服鐵劑是首選
治療原則:
釐清貧血原因(如經血多、腸胃道出血)
初期使用口服鐵劑
嚴重時需注射鐵劑或輸血
血紅素恢復後,仍須持續補鐵 4~6 個月以補足體內儲備
高鐵飲食怎麼吃?素食也能補鐵
動物性高鐵來源:豬肝、豬血、牡蠣、文蛤、牛肉、豬肉
植物性高鐵來源:紫菜、紅莧菜、黑芝麻、紅豆、菠菜、豆腐、葡萄乾、五穀米
蛋白質攝取也很重要:有助鐵質吸收
意事項:鐵劑服用知識小叮嚀
糞便變黑是正常現象,無須驚慌
搭配維他命C可幫助鐵吸收
避免茶與咖啡:含單寧酸會影響鐵吸收,飲用請避開正餐前後半小時
醫師呼籲:出現可疑症狀要及早就醫
若出現容易疲倦、頭暈氣喘、月經量異常等情況,應盡早就醫,由家醫科、內科或血液科醫師安排檢查,確認是否為貧血,對症下藥才能恢復元氣!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中西合療助改善腎性貧血!7旬老翁甩掉造血針,生活品質大提升
紅棗養氣補血還護肝!保存不當恐傷眼、傷肝 中醫師教「1招」秒辨新不新鮮
最新健康新聞
-
台東縣衛生局首場夜市暨市集攤商衛生講習
(2 小時前) -
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3 小時前) -
端午美食有「粽」點 閃開健康地雷顧腸保胃這樣吃
(4 小時前) -
AI心電圖世壯運展成效 62歲翁及時手術避免心肌梗塞風險
(5 小時前) -
新北市麻疹新增2例!4天足跡橫跨北北桃 曾逛新莊好市多、搭捷運新蘆線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