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5° / 24° )
氣象
2025-05-24 | 常春月刊

乳癌一次完成切除與重建!單一醫師整合術式,提升美觀與效率


乳癌一次完成切除與重建!單一醫師整合術式,提升美觀與效率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乳癌手術的治療方式也日益整合。如今,具備重建專科資格的醫師,已能同時完成乳房腫瘤切除與即時重建,大幅減輕病患身心負擔。以53歲的張女士為例,她在乳房攝影中發現右側乳房有瀰漫性微小鈣化點,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乳管原位癌,並未出現淋巴轉移。

台灣乳癌發生率長年居女性癌症之冠,且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資料,約四分之一患者為「原位癌」——雖然惡性度相對較低,但若不及時治療,仍有快速惡化與轉移至骨骼、肝臟、肺部、腦部的風險,嚴重影響存活率。

台北慈濟醫院接受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健輝指出,傳統手術多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之後再由整形外科進行第二階段重建,但這種分階段、跨科別的流程,常讓患者需經歷兩次手術與麻醉,也可能出現術後乳房外觀不對稱、協調不佳等問題。為提升整體療效與患者滿意度,2024年正式設立「乳房手術暨重建外科專科醫師」資格,張健輝醫師也於3月成為首批取得資格者之一。

此項專科制度的建立,讓同一位醫師能掌握腫瘤切除與乳房重建兩者的平衡,不僅提升手術效率,亦可就切除範圍、重建對稱等細節做出即時調整,減少病患外觀落差與心理壓力,並加強病患與醫師之間的信任與溝通。

目前乳房重建主要依病人腫瘤狀況選擇合適術式,異體重建(如義乳植入)可由單一專科醫師獨立完成;若需自體重建(如皮瓣移植),則仍須結合整形外科進行顯微血管吻合等精細操作。

張健輝呼籲女性應重視乳癌早期篩檢,特別是40歲以上族群,應每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若發現異常變化,應儘早與專業醫師討論治療選項,依腫瘤大小、位置與個人需求制定最適合的手術與重建計畫。及早診斷與整合治療,是提高治癒率、重拾健康與信心的關鍵。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乳癌5年不是終點!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也可能復發,醫師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別鬆懈
.她覺得「胸部皮膚怪怪的」確診乳癌! 醫PO圖示警「乳房8種變化」恐是癌:顏色改變中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