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5-24 | 常春月刊

愛吃麵?搞懂麵粉與營養,讓你吃得聰明又不怕胖!


愛吃麵?搞懂麵粉與營養,讓你吃得聰明又不怕胖!

大家常吃的麵條、饅頭或麵包,主要原料是小麥,但市售的白麵粉,幾乎都去除了富含營養的麩皮和胚芽,只留下70% 的澱粉和部分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決定了麵粉的「筋性」,分為特高筋、高筋、中筋與低筋,也會影響料理後的口感與Q彈度。

白飯和麵食,營養其實差不多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白米和白麵粉都是精製過的澱粉主食,營養價值差異不大。若想更健康,建議選擇全麥麵粉製作的麵食,與吃糙米、胚芽米的道理一樣,因為麩皮和胚芽中富含纖維與維生素B群。

為什麼吃麵容易變胖?因為麵食口感滑順,容易吞嚥,咀嚼次數少,吃得快又容易吃太多。不僅如此,麵粉中的澱粉比白飯更容易被腸道快速吸收,升糖速度也更快。建議搭配大量蔬菜一起吃,藉由纖維減緩澱粉吸收速度。

減肥想吃麵?選對吃法很重要

想控制體重但又愛吃麵?黃淑惠建議:

選擇清湯麵 → 熱量較低

避免乾麵、炒麵 → 多半拌油或加油炒,熱量更高

多加青菜 → 增加飽足感,也有助減少血糖波動

全麥麵食最加分,遠離高溫烘焙品

市面上也能買到全麥麵條、全麥麵包、雜糧饅頭,含有較多纖維與營養,比一般白麵食更健康。而像蛋糕、餅乾這類高溫(200℃以上)烘烤的麵食,不但澱粉更容易被吸收,還加了糖和油,是造成肥胖的「隱形殺手」。

麵條、刀削麵這類用滾水煮的麵食,糊化程度較低,消化速度慢,飽足感強;相反,高溫油炸或烘烤的麵食更容易讓你攝取過多熱量。黃淑惠提醒,水煮麵最健康,清湯麵比炒麵、乾麵好,少油又能多喝湯增加飽足感。

想吃得聰明?高筋麵粉澱粉少一點

麵粉的「筋性」來自蛋白質含量,比例愈高,筋性愈強、澱粉比例相對較低。

特高筋麵粉(蛋白質14%以上)

高筋麵粉(11~14%)

中筋麵粉(9~11%)

低筋麵粉(6~9%)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建議選擇高筋麵粉製成的麵條,如義大利麵、通心麵、餃子皮,能減緩血糖上升速度。

愛吃麵不是罪,只要懂得選全麥、加蔬菜、避開高油高糖的烹調方式,一樣可以享受麵香不發胖!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便當「炸排骨vs.炸雞腿」哪個胖?營養師解答 熱量差距嚇壞一票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